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江苏不同类型品种水稻生产的温光反应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0 前言第9-12页
   ·江苏水稻生产品种的演变与现状第9页
   ·关于水稻生育与产量形成与温光气候条件关系的研究第9-12页
     ·水稻生育期与温光因子的关系研究第9-10页
     ·水稻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第10页
     ·稻米品质与温光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第10-1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15页
   ·供试材料第12页
   ·试验方法第12-13页
     ·试验处理第12页
     ·试验地点、田间管理等基本情况第12-13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3-15页
     ·主要生育期及叶龄进程的记载第13页
     ·产量及其构成的测定第13页
     ·群体生长动态的测定第13-14页
     ·稻米品质的测定第14页
     ·数据整理与分析第14-1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5-40页
   ·扬州地区稻作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降水的年际变化第15-17页
     ·扬州近50年(1954-2000年)不同气候年型的划分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第15页
     ·试验期间(1997-2000年)稻作生长季温度、日照、降水特点第15-17页
       ·温度第15-16页
       ·光照与降雨量第16-17页
   ·生育期的温光反应特性第17-23页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生育期对温光的总体需求第17页
     ·生育期的变化特征第17-20页
       ·全生育期的总体变化特征第17-18页
       ·抽穗前后的两个生育阶段的生育期变化特征第18-20页
     ·水稻各类型品种生育期的温光反应特征第20-22页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温光反应基本模型与拟合第20-21页
         ·基本模型与参数生物学意义第20-21页
         ·基本模型的拟合第21页
       ·水稻各类型品种生育期的温光反应模型的参数和拟合效果第21-22页
         ·播种-抽穗期生育期温光反应模型的参数和拟合效果第21-22页
         ·抽穗-成熟生育期温光反应模型的参数和拟合效果第22页
     ·生育期生态适应性分析第22-23页
       ·保证率的求算第22-23页
       ·生育期生态适应性分析第23页
   ·产量的温光反应特性第23-33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总体特征第23-28页
       ·产量总体特征第23-26页
       ·产量构成因素总体特征第26-28页
         ·总颖花量第26-27页
         ·结实率第27-28页
         ·千粒重第28页
     ·产量的温光模型第28-32页
       ·有效穗数的温光模型第28-29页
       ·每穗粒数的温光模型第29-30页
       ·结实率的温光模型第30-31页
       ·千粒重的温光模型第31页
       ·产量的温光模型第31-32页
     ·不同年型产量的预测第32-33页
   ·温光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33-40页
     ·温光对稻米外观加工品质的影响第33-35页
       ·温光对稻米垩白的影响第33-34页
       ·温光对稻谷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第34-35页
     ·温光对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第35-36页
       ·温光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第35页
       ·温光对稻米胶稠度、糊化温度的影响第35-36页
     ·温光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第36页
     ·温光因子对稻米粘滞性的影响第36-40页
       ·RVA谱特征第37-38页
       ·温光对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第38页
       ·RVA谱特征值与蒸煮食用品质的关系第38-40页
         ·RVA谱特征与直链淀粉含量第38-39页
         ·RVA谱特征值与胶稠度和糊化温度的关系第39-4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0-44页
   ·小结第40-41页
   ·讨论第41-44页
     ·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的布局与栽培应用第41-42页
     ·生育期、产量温光模型的构建和进一步深化研究第42页
     ·环境条件对品质影响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表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新生代”品牌谈国产服装品牌的发展
下一篇:企业电子协作原理及其信息平台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