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内容提要(中文) | 第8-9页 |
内容提要(英文) | 第9-11页 |
1. 导论 | 第11-19页 |
1.1. 旅游发展与旅游城镇城镇化互动关系问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1.1.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 第11-12页 |
1.1.2. 城镇化进程加快 | 第12-15页 |
1.1.3. 旅游业与城镇化的结合 | 第15页 |
1.2. 基本范畴 | 第15-19页 |
1.2.1. 旅游城镇 | 第15-16页 |
1.2.2. 旅游发展 | 第16-17页 |
1.2.3. 城镇化 | 第17-19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2.1. 不同领域对本问题的研究 | 第19-22页 |
2.2. 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 第24-28页 |
3.1. 互动理论 | 第24-26页 |
3.1.1. 互动的范式 | 第24-26页 |
3.1.2. 互动范式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26页 |
3.2. 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与反馈机制 | 第26-28页 |
3.2.1. 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的人类生态系统 | 第26-27页 |
3.2.2. 反馈机制 | 第27-28页 |
4. 文化层面上的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 第28-34页 |
4.1. 文化的内涵 | 第28页 |
4.2.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角色领会” | 第28-30页 |
4.2.1. 文化的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4.2.2. 组成因子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4.3.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想象性预演” | 第30-31页 |
4.4.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强化引导” | 第31-32页 |
4.5.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互动的文化层面模式 | 第32-34页 |
5. 产业层面上的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关系 | 第34-58页 |
5.1. 旅游产业 | 第34页 |
5.2.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角色领会” | 第34-45页 |
5.2.1. 人口 | 第35-37页 |
5.2.2. 知识水平 | 第37-39页 |
5.2.3. 用地结构 | 第39-41页 |
5.2.4. 经济量 | 第41-43页 |
5.2.5. 绿地指标 | 第43-45页 |
5.3.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想象性预演” | 第45-49页 |
5.3.1. 人口 | 第46-47页 |
5.3.2. 知识水平 | 第47-48页 |
5.3.3. 用地结构 | 第48页 |
5.3.4. 经济量 | 第48-49页 |
5.3.5. 绿地指标 | 第49页 |
5.4.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强化引导” | 第49-56页 |
5.4.1. 强调旅游开发的多样性 | 第50-51页 |
5.4.2. 强调知识传播的多样性 | 第51-53页 |
5.4.3. 优化用地环境 | 第53-55页 |
5.4.4. 促进旅游增加值和国民经济增加值提高 | 第55-56页 |
5.4.5. 倡导绿色文明 | 第56页 |
5.5.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互动的产业层面模式 | 第56-58页 |
6. 结语 | 第58-59页 |
6.1. 促进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建议 | 第58页 |
6.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