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

船舶柴油发电机组的建模与智能控制的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船舶电力系统概述第8-9页
 1.2 频载调速器概述第9-11页
  1.2.1 调速器的静态特性第9-10页
  1.2.2 调速器的动态性能第10-11页
 1.3 智能控制的简介第11-15页
  1.3.1 智能控制的产生背景第12-13页
  1.3.2 智能控制的含义与研究对象第13-15页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5-17页
  1.4.1 智能调速器第15页
  1.4.2 智能控制器的优点第15-17页
第2章 船舶柴油发电机组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7-28页
 2.1 船舶柴油发电机组数学模型的概述第17页
 2.2 柴油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建立第17-26页
  2.2.1 执行电机传递函数的推导第17-19页
  2.2.2 柴油机的转矩输出滞后第19-20页
  2.2.3 单机运行时刻的数学模型第20-23页
  2.2.4 并联运行柴油发电机组调速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3-26页
  2.2.5 系统总的传递函数方框图第26页
 2.3 柴油发电机组数学模型中参数的确定第26-28页
第3章 自适应模糊智能调速器及其在船舶柴油发电机组中应用的仿真研究第28-53页
 3.1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点第28-30页
 3.2 模糊控制系统的构成第30-32页
 3.3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第32-40页
  3.3.1 模糊化接口第32-33页
  3.3.2 知识库第33-36页
  3.3.3 模糊推理机制第36-39页
  3.3.4 清晰化(Defuzzification)第39-40页
 3.4 规则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0-45页
  3.4.1 规则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综述第40-41页
  3.4.2 规则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1-45页
 3.5 系统的仿真计算第45-53页
  3.5.1 验证本章规则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性能第46页
  3.5.2 单机运行向并联运行的转变第46-47页
  3.5.3 突加突卸负载的仿真实验第47页
  3.5.4 系统鲁棒性的研究第47-53页
第4章 模糊-神经混合智能控制器及其应用研究第53-72页
 4.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第53-56页
  4.1.1 历史发展第53-54页
  4.1.2 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特点第54页
  4.1.3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与结构第54-55页
  4.1.4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第55-56页
 4.2 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融合第56-58页
  4.2.1 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一般比较第56页
  4.2.2 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的集成第56-58页
 4.3 模糊-神经混合智能控制器的设计第58-64页
  4.3.1 模糊-神经混合智能控制的算法第58-59页
  4.3.2 模糊逻辑控制第59-60页
  4.3.3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第60-61页
  4.3.4 梯度下降学习算法第61-63页
  4.3.5 神经网络的动态建模第63-64页
 4.4 模糊-神经混合智能调速器应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仿真研究第64-68页
  4.4.1 验证本章模糊-神经混合智能控制器的自适应性能第64-66页
  4.4.2 单机运行向并联运行的转变第66页
  4.4.3 突加突卸负载的仿真实验第66页
  4.4.4 系统鲁棒性的研究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2页
第5章 结论第72-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2,4—三氯苯对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下一篇: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