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美国佛州磷矿重选废水絮凝脱水及底泥输送流变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国内外矿山废水污染现状第15-16页
   ·选矿废水的来源、特点第16-17页
   ·选矿废水的基本处理方法第17-20页
     ·物理处理法第17-18页
     ·化学处理法第18-19页
     ·物理化学处理法第19-20页
     ·生物化学处理法第20页
   ·选矿废水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磷矿废水的来源、成分与危害第21-24页
     ·磷矿废水的来源第21-22页
     ·磷矿废水的成分第22页
     ·磷矿废水的危害第22-23页
     ·磷矿重选废水的特点及危害第23-24页
   ·磷矿选矿废水处理研究现状第24-28页
     ·磷矿浮选废水处理研究现状第24-27页
     ·磷矿重选废水处理研究现状第27-28页
     ·小结第28页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8-30页
     ·课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第28-29页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实验研究与分析方法第31-43页
   ·研究样品的来源与特性第31-33页
     ·研究样品的来源第31-32页
     ·废水中悬浮固体的特点第32-33页
   ·实验流程及分析方法第33-36页
     ·絮凝剂的筛选流程与分析方法第33-35页
     ·分次加药试验方法第35-36页
     ·加尾砂的试验方法第36页
     ·加金属阳离子的试验方法第36页
   ·电絮凝试验方法第36-38页
   ·物化絮凝与电絮凝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第38页
   ·底泥流变性试验方法第38-41页
     ·Cannon CT-100型转筒粘度计的测定方法第38-39页
     ·slump测定法第39-41页
   ·Zeta电位的测定实验第41页
   ·试验药剂及设备第41-43页
第三章 佛罗里达磷矿重选废水的物化絮凝试验研究第43-69页
   ·絮凝剂的筛选第43-47页
     ·沉降速度、上清液浊度、底泥含固率与絮凝剂用量的关系第43-47页
     ·絮凝剂用量与浓度的关系第47页
   ·pH值对絮凝的影响研究第47-50页
   ·加尾砂对絮凝的影响研究第50-54页
   ·分次加药对絮凝的影响研究第54-56页
   ·阴、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对比试验研究第56-58页
   ·金属阳离子对絮凝的影响研究第58-63页
     ·金属氯化物对絮凝的影响研究第58-61页
     ·金属氢氧化物对絮凝的影响研究第61-63页
   ·物化絮凝工艺的优化研究第63-67页
     ·阳离子的优化选择第63-65页
     ·絮凝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四章 佛罗里达磷矿重选废水的电絮凝试验研究第69-83页
   ·废水在各种电场条件下的电絮凝试验研究第69-80页
     ·电絮凝的基本原理第69-70页
     ·铝电极左右配置、正弦波型电流、脉冲电絮凝研究第70-75页
     ·各种电极配置和输出电流波形为方形波时的电絮凝效果比较第75-80页
   ·脉冲电絮凝与阴离子型有机絮凝剂相结合的试验研究第80-81页
   ·本章结论第81-83页
第五章 絮凝产物流变性试验研究第83-109页
   ·流变性的基本概念第83-87页
   ·底泥处置与流变性的关系第87-90页
     ·拟用污泥浓缩设备第87-88页
     ·拟采取的污泥处置方式第88-89页
     ·底泥流变性与其处置系统的关系第89-90页
   ·絮凝底泥的流变性试验研究第90-106页
     ·底泥的流体类型研究第90-94页
     ·底泥含固率对切应力的影响研究第94-96页
     ·温度对切应力的影响研究第96-98页
     ·底泥的触变性研究第98-101页
     ·底泥粘土颗粒的表面电位测定第101-102页
     ·pH对切应力的影响研究第102-104页
     ·底泥流变性的改良试验研究第104-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9页
第六章 絮凝机理研究第109-145页
   ·磷矿重选废水悬浮颗粒的胶体与表面化学特性第109-112页
     ·矿物颗粒的胶体特性第109页
     ·胶体颗粒的表面化学特性第109-111页
     ·胶体颗粒的稳定性第111-112页
   ·Ca~(2+)、Al~(3+)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特性第112-119页
     ·Ca~(2+)、Al~(3+)的水合金属离子溶液的logC-pH图第112-116页
     ·Ca~(2+)、Al~(3+)氢氧化物沉淀的生成及其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第116-119页
   ·高分子絮凝剂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特性第119-122页
     ·高分子絮凝剂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作用能第119页
     ·高分子絮凝剂长链的主要构型及其在粘土矿物颗粒/溶液界面的吸附方式第119-122页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磷酸盐矿重选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2-124页
     ·pH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分析第122-123页
     ·絮凝剂的剂量和浓度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分析第123-124页
   ·K~+、Ca~(2+)和Al~(3+)与有机絮凝剂联合作用的机理研究第124-130页
     ·KCl、CaCl_2和AlCl_3与阴离子型有机絮凝剂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第126-129页
     ·KOH、Ca(OH)_2和Al(OH)_3与阴离子型有机絮凝剂的协同作用第129-130页
   ·电絮凝的机理分析第130-132页
     ·单独进行电絮凝的机理分析第130-131页
     ·电絮凝对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抑制机理分析第131-132页
   ·絮凝过程动力学研究第132-142页
     ·絮凝动力学过程第132-133页
     ·颗粒接触碰撞的方式第133-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5页
第七章 佛罗里达磷矿重选废水的工业应用试验研究与分析第145-155页
   ·半工业化试验研究第145-149页
     ·半工业化试验流程及基本技术参数第145-148页
     ·半工业化试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第148-149页
   ·工业化应用及技术、经济分析第149-153页
     ·工业化处理的工艺流程设计第149-150页
     ·工业化处理工程的主要设备第150-151页
     ·工业化处理工程的投资估算第151-153页
     ·工业化处理工程的运行成本估算第153页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第153-154页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155-159页
   ·研究结论第155-157页
   ·创新点和特色之处第157-158页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就读博士期间的主要业绩第171-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应电力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下一篇:丹参、rhBMP-2及rhTGF-β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