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风味物质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1 果蔬风味概述 | 第13-14页 | 
| ·果蔬风味的概念 | 第13页 | 
| ·果蔬风味的特征 | 第13-14页 | 
| ·种类繁多,相互影响 | 第13页 | 
| ·结构缺乏普遍规律性 | 第13页 | 
| ·含量极微,效果显著 | 第13页 | 
| ·稳定性差,易被破坏 | 第13-14页 | 
| ·果蔬风味物质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 2 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 ·风味物质合成途径 | 第14-18页 | 
| ·以氨基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15页 | 
| ·以脂肪和亚油酸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15-16页 | 
| ·亚麻酸合成途径 | 第16-17页 | 
| ·由β-氧化产生的嗅感物 | 第17-18页 | 
| ·以单糖、糖苷为前体的生物合成 | 第18页 | 
| ·风味物质香精油的制备方法 | 第18-22页 | 
| ·蒸馏法 | 第19页 | 
| ·溶剂萃取法 | 第19页 | 
| ·顶空法 | 第19-20页 | 
| ·液空采集法 | 第20-21页 | 
| ·固相微萃取 | 第21页 | 
| ·电子鼻 | 第21-22页 | 
| ·风味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22-23页 | 
| ·风味成分的定性 | 第22-23页 | 
| ·风味成分的定量 | 第23页 |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 4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辣椒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 第25-36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 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 3 主要化学药品 | 第26-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 ·试剂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 ·水 | 第26-27页 | 
| ·无水硫酸钠 | 第27页 | 
| ·乙醚 | 第27页 | 
| ·乙酸乙脂 | 第27页 | 
| ·活性炭 | 第27页 | 
| ·内标液的配制 | 第27页 | 
| 4 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 ·香精油制备 | 第27-30页 | 
| ·SDE法香精油制备 | 第27-28页 | 
| ·柱附法香精油制备 | 第28-29页 | 
| ·固相微萃取(SPME)法制备香精油 | 第29-30页 | 
| ·GC及GC-MS分析条件 | 第30页 | 
| ·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30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 ·SDE法制备辣椒香精油 | 第30-31页 | 
| ·顶空吸附法香精油制备(HAS) | 第31-34页 | 
| ·树脂除杂的选择 | 第31-33页 | 
| ·吸附树脂选择 | 第33-34页 | 
| ·SPME法香精油制备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不同辣椒品种之间风味物质研究 | 第36-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6页 | 
| ·SDE法香精油制备 | 第36页 | 
| ·GC-MS分析条件 | 第36页 | 
| ·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36页 | 
| ·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 ·不同品种辣椒风味物质分类分析 | 第37-45页 | 
| ·不同品种辣椒香味主效应成分分析 | 第45-47页 | 
| 3.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不同生长时期辣椒风味物质比较 | 第48-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8页 | 
| ·SDE法香精油制备 | 第48页 | 
| ·GC-MS分析条件 | 第48页 | 
| ·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48页 | 
| ·数据分析 | 第48-4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 ·不同生长时期朝天椒风味物质分类分析 | 第49-55页 | 
| ·不同时期朝天椒风味物质具体成分主效应成分分析 | 第55-56页 | 
| 3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不同种植地遵义朝天椒风味物质研究 | 第58-6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页 | 
|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8页 | 
| ·SDE法香精油制备 | 第58页 | 
| ·GC-MS分析条件 | 第58页 | 
| ·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58页 | 
| ·数据分析 | 第5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 ·不同种植地辣椒风味物质分类分析 | 第58-64页 | 
| 3.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5-68页 | 
| 1 结论 | 第65-66页 | 
| 2 讨论 | 第66-68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 附录 A | 第77-78页 | 
| 附录 B | 第78-79页 | 
| 附录 C | 第79-80页 | 
| 附录 D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