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光—磁基弱磁测量传感器技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8页
     ·磁传感器的研究背景第12-14页
     ·各种磁传感器的主要特点第14-17页
     ·光纤干涉弱磁传感器的研究意义第17-18页
   ·光纤磁传感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19页
     ·光纤磁传感器技术国外研究现状第18页
     ·光纤磁传感器技术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磁致伸缩与磁滞原理第21-31页
   ·磁致伸缩原理第21-26页
     ·磁致伸缩效应产生机制第21页
     ·磁弹性应变计算第21-23页
     ·磁致伸缩计算第23-24页
     ·磁致伸缩与外加磁场的关系第24-26页
   ·磁滞成因及对磁致伸缩的影响第26-30页
     ·磁滞的主要形成机理第26-29页
     ·磁滞对磁致伸缩的影响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巨磁致伸缩效应的光纤磁传感器第31-54页
   ·换能器设计第31-45页
     ·GMM 与光纤的选择第31-32页
     ·GMM 与光纤的耦合形式第32-34页
     ·TbDyFe 薄膜的磁致伸缩性能测试第34-36页
     ·GMM/光纤镀膜耦合负载分析第36-42页
     ·GMM/光纤镀膜耦合结构形变与相位输出关系第42页
     ·换能器的结构第42-45页
   ·测量环节设计第45-53页
     ·干涉仪的类型第45-49页
     ·基于M-Z 干涉仪的测量环节第49-50页
     ·相位正交控制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相位解调技术的研究第54-65页
   ·PGC 解调算法与3×3 耦合器解调算法第54-59页
     ·PGC 解调算法第54-56页
     ·3×3 耦合器解调算法第56-57页
     ·PGC 与3×3 耦合器解调算法的仿真对比研究第57-59页
   ·数字化相位解调算法第59-61页
   ·相关实验研究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附录A 实验系统照片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介电常数测量的油液监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多传感器融合目标识别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