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四氢嘧啶的概述 | 第9-14页 |
·四氢嘧啶的合成菌株及其合成路径 | 第9-13页 |
·四氢嘧啶在大肠杆菌中的转运 | 第13-14页 |
·四氢嘧啶的功能及应用 | 第14-17页 |
·大分子保护剂 | 第14-15页 |
·生物医学价值 | 第15-16页 |
·皮肤保护 | 第16-17页 |
·四氢嘧啶的工业生产 | 第17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9-28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9页 |
·工具酶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20页 |
·有关试剂 | 第20-21页 |
·抗生素 | 第21-22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细菌基因组及质粒的提取使用TIANGEN公司试剂盒 | 第22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22-23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3-24页 |
·大肠杆菌超级感受态的制备 | 第24页 |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24页 |
·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24-25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5页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5页 |
·四氢嘧啶合成通路中二氨基丁酸乙酰基转移酶(EctA)的酶活测定 | 第25-26页 |
·四氢嘧啶合成通路中天冬氨酸激酶粗酶酶活测定 | 第26页 |
·四氢嘧啶合成通路中二氨基丁酸乙酰基转移酶(EctA)的酶学性质分析 | 第26-27页 |
·四氢嘧啶的提取 | 第27页 |
·HPLC检测四氢嘧啶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28-49页 |
·不同菌株来源的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ectABC的克隆及表达 | 第28-39页 |
·不同菌株来源的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中二氨基丁酸乙酰转移酶基因(ectA)的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研究 | 第28-34页 |
·不同菌株来源的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ectABC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4-39页 |
·M.alcaliphilum 20Z和M.thalassica来源的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ectABC和ectABCAsk的克隆及表达 | 第39-49页 |
·M.alcaliphilum 20Z中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ectABC和ectABCask的克隆及表达 | 第40-42页 |
·M.thalassica中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ectABC和ectABCask的克隆及表达 | 第42-44页 |
·M.alcaliphilum 20Z和M.thalassica来源的天冬氨酸激酶的酶活比较 | 第44-47页 |
·杂合表达载体pBAD-MtRbsM可显著提高四氢嘧啶的合成水平#39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9-53页 |
·不同菌株来源的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的表达 | 第49-50页 |
·杂合表达载体pET21a-TfABhBC和pET21a-HeABhBC的表达及四氢嘧啶的检测 | 第50-51页 |
·M.alcaliphilum 20Z和M.thalassica来源的天冬氨酸激表达载体ConMaAsk和ConMtAsk的构建和表达 | 第51页 |
·pBAD-MaEctABC及pBAD-MaEctABCAsk菌在不同浓度的天冬氨酸(Asp)下的四氢嘧啶合成量的改变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