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引言 | 第13页 |
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危害 | 第13-19页 |
·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第13-15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现状 | 第15-17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代谢动力学 | 第17-19页 |
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 | 第19-23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急性毒性作用 | 第19-20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慢性毒性作用 | 第20-22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于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于免疫细胞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2-23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免疫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 | 第23页 |
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的细胞凋亡 | 第23-25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化(MAPKs) | 第24页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的细胞凋亡 | 第24-25页 |
4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 第27-39页 |
引言 | 第27页 |
1 材料 | 第27-28页 |
·仪器 | 第27-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实验细胞 | 第28页 |
2 方法 | 第28-30页 |
·细胞培养及处理 | 第28-29页 |
·MTT 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 | 第29页 |
·细胞凋亡检测 | 第29-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37页 |
·DON 毒素对于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DON 毒素对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 MTT 检测 | 第31-33页 |
·DON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3-37页 |
·Annexin V-FITC/PI 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33-34页 |
·DON 诱导的 Chang liver 细胞的凋亡率 | 第34-37页 |
4 讨论 | 第37页 |
5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DON 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 第39-61页 |
引言 | 第39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细胞株、菌株和质粒 | 第39页 |
·试剂 | 第39-40页 |
·仪器 | 第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50页 |
·细胞总 RNA 的提取 | 第40-41页 |
·jnk 基因的获得 | 第41-42页 |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41-42页 |
·jnk 基因的扩增 | 第42页 |
·pEGFP-N1-jnk 的构建 | 第42-45页 |
·pEGFP-N1质粒的提取 | 第42-43页 |
·PCR 产物和载体的酶切 | 第43页 |
·连接 | 第43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法) | 第43-44页 |
·转化 | 第44页 |
·菌液 PCR 验证 | 第44-45页 |
·酶切验证 | 第45页 |
·pEGFP-N1-jnk 的细胞转染 | 第45-46页 |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46页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46-47页 |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 Caspase 3 的表达水平 | 第47-48页 |
·SDS-PAGE 胶的制备 | 第47页 |
·转膜 | 第47-48页 |
·封闭和抗体孵育 | 第48页 |
·ECL 化学荧光显示 | 第48页 |
·细胞中 Caspase 3 活性的检测 | 第48-50页 |
·Caspase 3 活性的检测的原理 | 第48-49页 |
·Caspase 3 活性的检测的操作方法 | 第49-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pEGFP-N1-jnk 载体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 第50-55页 |
·细胞总 RNA 的提取结果 | 第50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50页 |
·pEGFP-N1-jnk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验证 | 第50-54页 |
·pEGFP-N1-jnk 重组质粒的真核表达 | 第54-55页 |
·Caspase 3 活性检测结果 | 第55页 |
·细胞总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 Caspase 3 的表达水平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60页 |
·DON 诱导的细胞凋亡与 MAPK 途径的关系 | 第58-59页 |
·Caspase 3 的活化 | 第59-60页 |
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小鼠体内试验 | 第61-71页 |
引言 | 第61页 |
1 材料 | 第61-62页 |
·菌株和实验动物 | 第61页 |
·试剂 | 第61页 |
·仪器 | 第61-62页 |
2 方法 | 第62-64页 |
·产毒菌株的培养 | 第62页 |
·粗毒素的提取 | 第62页 |
·粗毒素浓度的测定 | 第62-63页 |
·实验动物分组与腹腔注射 | 第63页 |
·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 | 第63-64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禾谷镰刀菌菌株产毒特点分析和浓度测定 | 第64-65页 |
·DON 对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第65-66页 |
·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 | 第66页 |
·DON 对小鼠各脏器的影响 | 第66-67页 |
4 讨论 | 第67-69页 |
·关于禾谷镰刀菌的产毒分析 | 第67-68页 |
·DON 对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第68页 |
·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 | 第68-69页 |
5 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