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现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描述 | 第12-13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若干概念之梳理 | 第13-24页 |
(一) 股东派生诉讼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股东派生诉讼的历史探源 | 第13-15页 |
(三)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意义 | 第15-19页 |
1. 股东派生诉讼制衡“资本多数决”的滥用 | 第16-17页 |
2. 股东派生诉讼制衡“内部人控制” | 第17-18页 |
3. 股东派生诉讼是中小股东的“护身符” | 第18-19页 |
(四) 股东派生诉权的法理分析 | 第19-24页 |
1. 股东诉权实体法上的法理依据 | 第20-22页 |
2. 股东诉权程序法上的法理依据 | 第22-24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 第24-33页 |
(一) 股东派生诉讼的当事人 | 第24-27页 |
1. 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 | 第24-26页 |
2. 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 | 第26-27页 |
3. 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特殊地位 | 第27页 |
(二) 股东派生的前置程序 | 第27-29页 |
(三)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费用担保制度 | 第29-30页 |
(四)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判决结果及责任归属 | 第30-32页 |
1. 原告胜诉时的责任归属 | 第30-31页 |
2. 原告败诉时的责任归属 | 第31-32页 |
(五)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诉讼费用 | 第32-33页 |
三、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之完善建议 | 第33-43页 |
(一)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立法现状 | 第33-35页 |
(二)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当事人制度之设计 | 第35-38页 |
1. 股东诉讼的原告 | 第35-36页 |
2. 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 | 第36页 |
3. 关于公司的诉讼地位 | 第36-37页 |
4. 关于其他股东在派生诉讼中地位 | 第37-38页 |
(三)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前置程序制度之设计 | 第38页 |
(四)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诉讼费用担保制度之设计 | 第38-39页 |
(五)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补偿及赔偿制度设计 | 第39-40页 |
(六)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其他有关问题 | 第40-43页 |
1. 股东派生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 | 第40-41页 |
2. 股东派生诉讼的调解程序 | 第41页 |
3. 股东派生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 第41-42页 |
4. 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时效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