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地区农业旱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6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国内外农业旱灾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旱地农业开发对策与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本区农业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本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鄂北地区农业发展背景概况 | 第18-24页 |
| ·鄂北地区的范围与地形 | 第18-19页 |
| ·农业气候概况 | 第19-21页 |
| ·农业生态环境概况 | 第21-22页 |
| ·水资源与水利设施现状 | 第22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特色与可能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 2 鄂北地区旱灾的发生规律和成因分析 | 第26-33页 |
| ·鄂北地区历史旱灾的发生规律分析 | 第26-29页 |
| ·干旱等级指标 | 第26页 |
| ·历史旱灾统计特点 | 第26-29页 |
| ·旱灾成因分析 | 第29-33页 |
| ·气象气候因素 | 第29-30页 |
|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 | 第30-31页 |
| ·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旱灾 | 第31页 |
| ·特殊的地形和土壤因素 | 第31-32页 |
| ·需水量增加和过境水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 3 鄂北地区4~10月干旱气候预报研究 | 第33-45页 |
| ·数据来源、处理与方法概述 | 第33-39页 |
| ·数据来源 | 第33-35页 |
| ·地区干旱程度的度量 | 第35-36页 |
| ·研究方法概述 | 第36-39页 |
| ·各月干旱预报研究 | 第39-45页 |
| ·4月干旱预测 | 第39-40页 |
| ·5月干旱预测 | 第40-41页 |
| ·6月干旱预测 | 第41-42页 |
| ·7月干旱预测 | 第42页 |
| ·8月干旱预测 | 第42-43页 |
| ·9月干旱预测 | 第43-44页 |
| ·10月干旱预测 | 第44-45页 |
| 4 鄂北地区农业旱灾综合防御对策 | 第45-56页 |
| ·正确认识旱灾及其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第45-47页 |
| ·树立“减灾就是效益、就是发展”的防灾意识 | 第45页 |
| ·抗旱减灾是一种高回报的经济活动 | 第45-46页 |
| ·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抗旱减灾理念 | 第46-47页 |
| ·利用旱情预报,积极发展避灾农业 | 第47-49页 |
| ·发展避灾农业的意义 | 第47页 |
| ·利用旱情预报,科学发展避灾农业 | 第47-48页 |
| ·本区发展避灾农业类型探讨 | 第48-49页 |
|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 第49-51页 |
| ·发展节水型农业 | 第51-52页 |
| ·加强农业旱灾管理 | 第52-54页 |
| ·加强水资源利用管理 | 第52页 |
| ·加强旱情监测、预报和抗旱服务体系建设 | 第52-53页 |
|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 第53-54页 |
| ·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第54-56页 |
| 总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表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