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恶臭假单胞菌CD2中双组分系统ColR-ColS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4页
   ·双组分系统第10-15页
     ·双组分系统的基本特征第10-12页
     ·双组分系统磷酸化传递过程第12-13页
     ·双组分系统的多样性第13-15页
   ·新型报告基因GFP第15-18页
     ·GFP的生化性质第15-16页
     ·GFP基因的改进第16-17页
     ·GFP的应用前景第17-18页
       ·作为报告基因构建基因工程载体第17页
       ·目的基因的功能研究第17页
       ·蛋白质缔合作用研究第17页
       ·病原体与宿主关系的研究第17-18页
       ·GFP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第18页
       ·GFP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第18页
       ·GFP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标记物的探索第18页
   ·用于研究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方法第18-21页
     ·酵母单杂交系统第18-19页
     ·细菌单杂交系统第19页
     ·SELEX技术第19-20页
     ·基因芯片技术第20页
     ·凝胶阻滞实验第20页
     ·足迹实验第20-21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第21页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第21页
   ·双组分系统COLR-COLS研究现状第21-22页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研究意义及基本设想第22-23页
     ·主要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4-34页
   ·实验材料第24-30页
     ·菌株第24-25页
     ·培养基第25页
     ·抗生素第25-26页
     ·质粒第26-27页
     ·PCR反应的引物第27页
     ·试剂和仪器第27-30页
       ·RNA提取、纯化以及RT-PCR所用到的试剂第27-28页
       ·质粒和总DNA提取、质粒转化时所用到的试剂第28页
       ·RNA提取纯化所要做的准备第28页
       ·反转录(RT)所要做的准备第28-2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PAGE电泳所需试剂第29页
       ·GFP荧光强度检测所需试剂第29页
       ·RNA提取纯化以及RT所需的试剂第29页
       ·酶切、酶连、PCR和DNA回收所需试剂第29页
       ·仪器第29-30页
   ·实验方法第30-34页
     ·大肠杆菌和恶臭假单胞菌质粒DNA的提取第30页
     ·恶臭假单胞菌总DNA的提取第30页
     ·DNA电泳分析第30页
     ·DNA片段的回收第30页
     ·PCR扩增第30页
     ·RNA提取第30-31页
     ·RNA纯化及检测第31页
     ·反转录(RT)第31-32页
     ·大肠杆菌的常规转化第32页
     ·恶臭假单胞菌的电转化第32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强度的检测第32页
     ·SDS-PAGE电泳第32-34页
       ·蛋白的诱导、表达和检测第32-33页
       ·SDS-PAGE凝胶的制备第33页
       ·电泳、染色及脱色第33-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49页
   ·RT-PCR分析第34-38页
     ·确定恶臭假单胞菌CD2中受ColR-ColS调控的基因或基因簇第34-35页
     ·用于RT-PCR的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以及验证第35-36页
     ·RT-PCR第36-38页
       ·RNA提取纯化并初步定量第36-37页
       ·RT-PCR结果第37-38页
     ·小结与讨论第38页
   ·启动子在恶臭假单胞菌不同菌株内的表达量分析第38-44页
     ·重组质粒pEGP、pECGP、pEOGP的构建第39-41页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及恶臭假单胞菌中的表达第41-42页
     ·检测菌悬液荧光强度确定启动子表达量第42-44页
     ·小结与讨论第44页
   ·COLR-COLS双组分系统体外表达第44-49页
     ·重组质粒p6PR的构建第45-46页
     ·体外检测ColR蛋白的表达第46页
     ·共转化质粒pETR和pOKDS的构建第46-48页
     ·小结与讨论第48-49页
总结和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附录 质粒构建流程图第56-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乳酸乳球菌AcmA蛋白构建细菌表面展示体系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不同光源对黑水虻生活史的影响及其对猪粪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