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目录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53页 |
·绿色化学 | 第17-21页 |
·绿色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19-21页 |
·反应工艺绿色化 | 第19-20页 |
·反应原料绿色化 | 第20页 |
·催化剂绿色化 | 第20页 |
·溶剂绿色化 | 第20-21页 |
·产品绿色化 | 第21页 |
·芳香族化合物缩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1-30页 |
·芳香族化合物缩合反应的类型 | 第21-22页 |
·芳香族化合物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Lewis酸负载型催化剂 | 第23-24页 |
·固体酸催化剂 | 第24-30页 |
·二苯甲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30-40页 |
·二苯甲烷及其衍生物的分类 | 第30-31页 |
·二苯甲烷的传统合成路线 | 第31-36页 |
·二苯甲烷衍生物的传统合成方法 | 第36-38页 |
·二苯甲烷及其衍生物的绿色合成路线 | 第38-40页 |
·二苯甲烷及其衍生物的发展方向 | 第40页 |
·缩合反应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40-42页 |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42-46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42-4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53-59页 |
·催化剂的合成 | 第53-54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53-5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4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4-57页 |
·磷固体核磁(~(31)P MAS NMR)表征 | 第54页 |
·高分辨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54-55页 |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表征 | 第55页 |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55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表征 | 第55页 |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电子衍射(EDX)表征 | 第55-56页 |
·热重和差热分析(TGA和DTA)表征 | 第56页 |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表征 | 第56页 |
·拉曼光谱(Raman)表征 | 第56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吡啶红外(Py-IR)表征 | 第56-57页 |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酸量表征 | 第57页 |
·催化剂的活性考评 | 第57-59页 |
·催化剂活性考评反应 | 第57-58页 |
·产物分析方法 | 第58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微波促进杂多酸的制备及其在甲苯甲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第59-77页 |
·引言 | 第59-61页 |
·微波促进法杂多酸的制备 | 第61-62页 |
·杂多酸在甲苯甲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 第62-75页 |
·微波法合成杂多酸的红外表征结果 | 第62-63页 |
·微波法合成杂多酸的XRD表征结果 | 第63-64页 |
·甲苯甲醛缩合反应的产物分析和鉴别 | 第64-68页 |
·杂多酸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 第68-69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70-71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磷钨酸催化剂重复利用结果 | 第72页 |
·磷钨酸催化剂重复利用后的红外结果 | 第72-73页 |
·甲苯甲醛缩合反应的机理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第四章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苯甲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第77-92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第78页 |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78页 |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 | 第7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8-89页 |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FT-IR表征结果 | 第78-81页 |
·载体和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结构特性 | 第81-84页 |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XRD结果 | 第84-87页 |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分子筛在甲苯甲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第92-119页 |
·引言 | 第92页 |
·不同粒径H-beta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 第92-94页 |
·不同粒径H-beta分子筛的合成 | 第92-93页 |
·H-beta分子筛的表征 | 第93-94页 |
·分子筛催化剂在甲苯甲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 第94页 |
·甲苯甲醛缩合反应 | 第94页 |
·H-beta分子筛的重复利用 | 第9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4-117页 |
·不同种类分子筛的反应活性 | 第94-95页 |
·各种分子筛的酸性 | 第95-96页 |
·不同粒径beta分子筛的扫描电镜结果 | 第96-100页 |
·不同粒径H-beta分子筛的XRD表征 | 第100页 |
·不同粒径H-beta分子筛在甲苯甲醛缩合反应中应用 | 第100-101页 |
·H-beta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H-beta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H-beta分子筛重复利用的结果 | 第103页 |
·H-beta分子筛重复利用前后的XRD对比结果 | 第103-104页 |
·分子筛孔结构分布 | 第104-110页 |
·二甲基二苯甲烷异构体的分子结构计算 | 第110-116页 |
·分子筛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的原因分析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19页 |
第六章 超稳Y型分子筛超笼包覆磷钨酸催化剂(HPW@USY)的制备及应用 | 第119-149页 |
·引言 | 第119-122页 |
·HPW@USY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第122-124页 |
·HPW@USY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2-124页 |
·水热法合成HPW@USY催化剂 | 第122-123页 |
·微波辅助原位法合成HPW@USY | 第123页 |
·等体积浸渍法合成HPW/USY催化剂 | 第123-124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124页 |
·催化剂的考评 | 第124页 |
·不同HPW@USY制备方法的比较 | 第124-129页 |
·水热法合成HPW@USY | 第124-127页 |
·超声和高压改进法合成HPW@USY的比较 | 第127-129页 |
·微波辅助原位法合成HPW@USY催化剂的表征 | 第129-143页 |
·~(31)P MAS NMR表征结果 | 第129-130页 |
·XPS表征结果 | 第130-132页 |
·吡啶吸附表征结果 | 第132-133页 |
·氮气吸脱附表征结果 | 第133-136页 |
·高倍透射电镜和EDX表征结果 | 第136-139页 |
·XDR表征结果 | 第139页 |
·红外表征结果 | 第139-140页 |
·酸性检测结果 | 第140-143页 |
·HPW@USY催化剂在甲苯甲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 第143-144页 |
·机理讨论 | 第144-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49页 |
第七章 高比表面高热稳定性硫酸化介孔氧化锆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 第149-171页 |
·引言 | 第149页 |
·硫酸化介孔氧化锆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149-150页 |
·硫酸化介孔氧化锆催化剂的合成 | 第149-150页 |
·硫酸化介孔氧化锆催化剂的表征 | 第1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50-167页 |
·介孔氧化锆的TG-DTA表征 | 第150-151页 |
·介孔氧化锆的结构表征 | 第151-154页 |
·不同温度焙烧后硫酸化介孔氧化锆的SAXRD表征 | 第154-156页 |
·不同温度焙烧后硫酸化介孔氧化锆的N_2吸脱附表征 | 第156-158页 |
·不同温度焙烧后硫酸化介孔氧化锆的XRD表征 | 第158-160页 |
·不同温度焙烧后硫酸化介孔氧化锆的电镜表征 | 第160-165页 |
·不同温度焙烧后硫酸化介孔氧化锆的酸性表征 | 第165-167页 |
·不同温度焙烧后硫酸化介孔氧化锆的活性表征 | 第167页 |
·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167-169页 |
·本章小结 | 第169-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71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171-175页 |
博士期间文章发表和专利申请情况 | 第175-178页 |
致谢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