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专利联营反垄断法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9-19页 |
一、专利联营的概念和类型分析 | 第9-11页 |
(一)专利联营的概念和产生 | 第9-10页 |
(二)专利联营的类型分析 | 第10-11页 |
二、专利联营反垄断法规制的必要性 | 第11-16页 |
(一)专利联营对竞争的作用分析 | 第11-15页 |
(二)专利联营进行反垄断法规制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三、专利联营反垄断的范围界定 | 第16-19页 |
(一)相关市场 | 第16-18页 |
(二)安全区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专利联营反垄断法规制的比较分析 | 第19-26页 |
一、美国对专利联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19-21页 |
(一)美国对专利联营规制的历史发展 | 第19-20页 |
(二)具体的案例及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二、欧盟对专利联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21-23页 |
(一)欧盟竞争法 | 第21-22页 |
(二)《772/2004 号规章》及《关于转让技术协议的指南》 | 第22-23页 |
三、日本对专利联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23-24页 |
(一)相关立法的规定 | 第23-24页 |
(二)具体案例及分析方法 | 第24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对专利联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24-26页 |
(一)相关立法 | 第24-25页 |
(二)CD-R 专利联合授权案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专利联营反垄断法规制的不足和完善 | 第26-31页 |
一、我国专利联营反垄断法规制的现状与不足 | 第26-27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26-27页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27页 |
二、我国专利联营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 | 第27-31页 |
(一)对专利联营进行反垄断的判定原则 | 第27-29页 |
(二)专利联营构成垄断的安全区 | 第29-30页 |
(三)判定专利联营构成垄断的步骤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