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HbNHX1基因遗传转化小青杨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15页 |
| ·盐碱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8-9页 |
| ·水分胁迫 | 第8页 |
| ·离子胁迫 | 第8页 |
| ·活性氧胁迫 | 第8-9页 |
| ·营养胁迫 | 第9页 |
| ·盐碱胁迫对植物生理指标造成的影响 | 第9-10页 |
| ·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9页 |
| ·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第9页 |
| ·叶绿素荧光的变化 | 第9页 |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9-10页 |
| ·植物耐盐碱的机制 | 第10-13页 |
| ·耐盐碱的解剖学机制 | 第10页 |
| ·耐盐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10-13页 |
| ·转耐盐碱基因植物的研究 | 第13-14页 |
| ·耐盐碱植物的展望 | 第14页 |
|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2. 小青杨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15-2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 ·外植体无菌处理 | 第15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15页 |
| ·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培养 | 第15页 |
| ·试管苗生根培养 | 第15-16页 |
| ·培养条件 | 第16页 |
| ·实验结果 | 第16-18页 |
|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 | 第16-17页 |
| ·试管苗生根 | 第17-18页 |
| ·讨论 | 第18-20页 |
| 3. 小青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20-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 ·菌种和质粒 | 第20页 |
| ·HbNHX 1 基因引物合成 | 第20页 |
| ·培养基 | 第20页 |
| ·提取质粒的溶液 | 第20-2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 ·pBinNHX 质粒转化农杆菌 EHA105 | 第21-23页 |
| ·Kan 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23页 |
| ·农杆菌 EHA105 介导的小青杨茎段转化 | 第23-24页 |
| ·试管苗玻璃化的改善培养基 | 第24页 |
| ·转基因植株的耐 NaCl 筛选 | 第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 ·农杆菌质粒中HbNXH_1 基因的双酶切鉴定 | 第24页 |
| ·农杆菌质粒中HbNXH_1 基因的PCR鉴定 | 第24-25页 |
| ·抗 Kan 浓度的筛选结果 | 第25-27页 |
| ·农杆菌 EHA105 介导的小青杨茎段遗传转化 | 第27-28页 |
| ·小青杨试管苗玻璃化的改善结果 | 第28-29页 |
| ·转基因小青杨试管苗的耐 NaCl 筛选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33页 |
| ·玻璃化试管苗的改善方法 | 第30-31页 |
| ·HbNHX_1 基因对耐盐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 4.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 附录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