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本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介绍滑模变结构算法及对象模型 | 第19页 |
| 1 . 4 . 2 滑 模 变 结 构 算 法 在 B u c k 变 换 器 中 的 应 用 | 第19页 |
| 1 . 4 . 3 动 态 滑 模 变 结 构 算 法 在 B u c k 变 换 器 中 的 应 用 | 第19-20页 |
| ·设计模糊滑模控制器 | 第20页 |
| ·仿真研究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滑模变结构算法及 BUCK变换器数学模型 | 第21-30页 |
| ·滑模变结构算法 | 第21-24页 |
| ·滑模变结构算法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 ·滑模变结构算法的数学描述 | 第22页 |
| ·滑动模态的存在性 | 第22-23页 |
| ·滑动模态的可达性 | 第23页 |
| ·滑动模态的收敛性 | 第23页 |
| ·等效控制 | 第23-24页 |
| ·滑模变结构算法的性质 | 第24-25页 |
| ·模型降阶 | 第24页 |
| ·系统解耦 | 第24-25页 |
| ·鲁棒性和不变性 | 第25页 |
| ·控制过程中的“抖动” | 第25页 |
| ·Buck变换器拓扑结构和降压原理 | 第25-27页 |
| ·Buck变换器拓扑结构 | 第26-27页 |
| ·Buck变换器降压原理 | 第27页 |
| ·调节占空比方式 | 第27页 |
| ·Buck变换器在 CCM时的工作特性 | 第27-28页 |
| ·理想电力电子变换器 | 第28页 |
| ·两种开关状态 | 第28页 |
| ·CCM下 Buck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基于三维滑模函数的 BUCK变换器控制设计与应用 | 第30-43页 |
| ·基于三维滑模函数的 Buck变换器控制模型 | 第30-32页 |
| ·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32-35页 |
| ·三维滑模函数设计 | 第32-34页 |
| ·指数趋近率 | 第34-35页 |
| ·算法收敛性分析 | 第35-36页 |
| ·仿真研究 | 第36-42页 |
| ·改变系统输入电压 | 第37-38页 |
| ·改变负载电阻 | 第38-40页 |
| ·连续化改变参考电压 | 第40-41页 |
| ·PI控制仿真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动态滑模算法在 BUCK变换器中的设计与应用 | 第43-49页 |
| ·动态滑模算法的主要思想 | 第43-44页 |
| ·动态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44-46页 |
| ·采用趋近率的动态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44-45页 |
| ·算法收敛性分析 | 第45-46页 |
| ·动态滑模控制仿真研究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三维模糊滑模算法在 BUCK变换器中的设计与应用 | 第49-69页 |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9-53页 |
| ·模糊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语言描述 | 第50-51页 |
| ·模糊推理规则及基本运算 | 第51-52页 |
| ·模糊决策 | 第52-53页 |
| ·三维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53-61页 |
| ·三维模糊滑模控制器结构 | 第53-54页 |
| ·模糊控制规则 | 第54-55页 |
| ·模糊变量的赋值表 | 第55-59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矩阵形式 | 第59-61页 |
| ·仿真研究 | 第61-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附录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