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低路堤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概况 | 第10-12页 |
·低路堤的概念 | 第12页 |
·低路堤的优点 | 第12-13页 |
·低路堤带来的问题 | 第13-15页 |
·交通荷载对低路堤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浙北地区高速公路现状调研分析 | 第21-33页 |
·前言 | 第21页 |
·浙北地区高速公路现场调研 | 第21-28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1页 |
·路面设计 | 第21-23页 |
·路基填料设计 | 第23-24页 |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 第24-26页 |
·地基处理设计 | 第26页 |
·沉降现状 | 第26-28页 |
·浙北地区高速公路路堤高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影响浙北地区高速公路路堤高度的因素分析 | 第28-32页 |
·通航和防洪标准 | 第28-29页 |
·道路交叉标准 | 第29-30页 |
·路基土干湿状态要求 | 第30-31页 |
·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要求 | 第31页 |
·交通荷载引起的变形和应力要求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交通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低路堤路基动力分析模型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交通荷载的特性及模拟 | 第33-40页 |
·交通荷载的特性 | 第33-35页 |
·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动应力的变化模式 | 第35-39页 |
·交通荷载的模拟 | 第39-40页 |
·道路结构及材料的动力特性 | 第40-42页 |
·道路结构 | 第40-41页 |
·材料动力特性 | 第41-42页 |
·动力弹塑性有限元运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42-46页 |
·动力平衡方程 | 第42-44页 |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44-45页 |
·动力平衡方程的求解 | 第45-46页 |
·收敛性问题和时间步长的选取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交通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低路堤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 第47-62页 |
·引言 | 第47页 |
·动力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第47-50页 |
·荷载模式 | 第47-48页 |
·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基本假定 | 第49页 |
·参数选取 | 第49-50页 |
·交通荷载作用下低路堤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 第50-61页 |
·面层模量对路基的影响 | 第50-52页 |
·基层刚度对路基的影响 | 第52-55页 |
·路堤高度对路基的影响 | 第55-57页 |
·轴重对路基的影响 | 第57-59页 |
·地基处理对路基的影响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石灰改良土技术在低路堤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 第62-72页 |
·引言 | 第62页 |
·工程概况 | 第62-64页 |
·工程地质情况 | 第62-63页 |
·设计地基处理方案 | 第63-64页 |
·石灰土改良试验 | 第64-65页 |
·石灰掺入量的确定 | 第64页 |
·材料来源 | 第64页 |
·石灰改良土击实试验 | 第64页 |
·石灰改良土回弹模量试验 | 第64-65页 |
·石灰土改良方案的现场实施 | 第65-70页 |
·施工方案 | 第65-66页 |
·施工工艺 | 第66-67页 |
·方案的具体实施 | 第67-70页 |
·试验段质量检验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降低路堤填筑高度的设计方法研究 | 第72-80页 |
·前言 | 第72页 |
·低路堤设计的原则 | 第72-73页 |
·确定低路堤的合理填筑高度 | 第73-75页 |
·技术因素 | 第73-74页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74页 |
·交通安全因素 | 第74-75页 |
·环境景观因素 | 第75页 |
·明确段落区间及技术措施 | 第75页 |
·降低路堤高度 | 第75-79页 |
·降低路堤高度的技术措施 | 第76-77页 |
·降低路堤高度的构造措施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0-82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本文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