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关于大学生社区社工发展困境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1 引言第10-15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3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3页
   ·研究逻辑图第13-15页
2 研究现状综述第15-22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8页
     ·国外社区工作的发展史第15-16页
     ·国外社区管理与经费来源第16-18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8-22页
     ·关于社区工作者内涵的研究第18-19页
     ·关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研究第19-20页
     ·关于大学生社区社工的研究第20-22页
3 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第22-27页
   ·理论依据第22-25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2-23页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第23-24页
     ·默顿功能分析理论第24页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第24-25页
   ·概念界定第25-27页
     ·社区专职工作者概念界定第25页
     ·大学生社区社工与传统社区工作者的区别第25-26页
     ·大学生社区社工的界定第26-27页
4 南京大学生社工的发展现状第27-33页
   ·大学生社工的改革趋势第27-29页
     ·工资待遇增长化第27-28页
     ·福利保障多样化第28-29页
     ·薪酬标准明细化第29页
   ·大学生社工的发展困境第29-33页
     ·工资水平低,付出多回报少第30页
     ·社会阅历浅,实践能力弱第30-31页
     ·各区薪酬不统一、政策缺乏执行力第31页
     ·薪酬结构不合理第31-33页
5 大学生社工的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3-44页
   ·政府街道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第33-37页
     ·行政事务多,居委会"内卷化"第33-35页
     ·财政机制待完善,经费投入不充足第35-36页
     ·保障政策执行不到位第36-37页
   ·大学生社工实际工作中的遭遇第37-41页
     ·身份尴尬、社会认同度低第37-38页
     ·职责不明确,工资不对等第38-40页
     ·发展空间模糊,未来前景不明第40-41页
   ·大学生社工自身特点引发的问题第41-44页
     ·社会阅历浅,实践能力不高第41页
     ·工作理念与传统方法的冲突第41-42页
     ·心里期望高,现实差距大第42-44页
6 促进大学生社区社工健康发展的对策第44-53页
   ·管理体制改革,社区职能转型第44-47页
     ·剥离行政职能,还原社区自治第44-45页
     ·改革财政机制和薪酬体系第45-46页
     ·建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机制第46-47页
   ·完善生存保障性措施第47-49页
     ·确保工资待遇水平第47页
     ·提供异地大学生社工住房保障第47-48页
     ·增强岗位匹配度第48页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第48-49页
   ·保障大学生社工高层次需求第49-50页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社工品牌第49页
     ·开展社区活动,缓解紧张生活第49-50页
     ·建立第三方社团,拓宽发展空间第50页
   ·加强大学生社工培训管理第50-51页
     ·社区实训模式第50-51页
     ·专业督导模式第51页
   ·建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第51-5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A第59-60页
附录B第60-61页
附录C第61-63页
附录D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文化意义分析
下一篇: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中的社区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