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模式”激励机制探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文章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南街村集体经济制度选择及模式 | 第16-26页 |
·改革开放前后南街村制度变迁 | 第16-18页 |
·“南街模式”及经济绩效 | 第18-26页 |
·集体经济绩效 | 第18-20页 |
·“南街模式”绩效分析 | 第20-26页 |
第3章 “南街模式”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26-41页 |
·参与约束与资源整合 | 第26-36页 |
·村领导层的参与约束 | 第26-28页 |
·村民的参与约束 | 第28-30页 |
·外来人员的参与约束 | 第30-31页 |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参与约束 | 第31-33页 |
·银行的参与约束 | 第33-36页 |
·“搭便车”问题 | 第36-41页 |
·强化意识形态,形成统一价值偏好 | 第36-39页 |
·“两手抓”,硬约束 | 第39-41页 |
第4章 “南街模式”激励机制的困惑思考 | 第41-50页 |
·长效激励机制不足 | 第41-46页 |
·村领导参与约束困惑 | 第42-43页 |
·村民参与约束渐弱 | 第43-44页 |
·外来工参与约束减退 | 第44-45页 |
·银行参与约束难再 | 第45-46页 |
·违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 | 第46-50页 |
·人的全面发展 | 第46-47页 |
·南街村某些具体做法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 第47-50页 |
第5章 理论启示与现实借鉴 | 第50-59页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统一的有益探索 | 第50-54页 |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 第50-51页 |
·南街村的启示 | 第51-54页 |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 | 第54-59页 |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失 | 第54-55页 |
·南街村的借鉴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