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本文技术路线图 | 第9页 |
·可能的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9-11页 |
·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9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9-1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1-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对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第13-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14-16页 |
·R&D 投资理论 | 第16-17页 |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 R&D 机构在我国发展现状 | 第19-27页 |
·跨国公司在华 R&D 机构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跨国公司R&D 机构区域分布 | 第19页 |
·跨国公司R&D 机构来源国(地区)分析 | 第19-20页 |
·跨国公司R&D 机构行业结构 | 第20-21页 |
·跨国公司R&D 机构投资方式分析 | 第21-22页 |
·国内主要城市吸引的跨国公司 R&D 机构现状 | 第22-25页 |
·北京 | 第22-23页 |
·上海 | 第23页 |
·广州 | 第23-24页 |
·深圳 | 第24页 |
·西安 | 第24-25页 |
·苏州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跨国公司 R&D 投资区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7页 |
·构建跨国公司 R&D 投资区位评价体系的原则 | 第27页 |
·跨国公司 R&D 投资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2页 |
·跨国公司 R&D 投资区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2-36页 |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32页 |
·因子分析 | 第32-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跨国公司 R&D 投资区位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 第37-45页 |
·无锡市投资区位综述 | 第37-39页 |
·无锡市跨国公司R&D 机构现状 | 第37-38页 |
·无锡市吸引跨国公司R&D 机构优劣势分析 | 第38-39页 |
·跨国公司 R&D 投资区位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9-42页 |
·无锡市跨国公司 R&D 投资区位分析 | 第42-44页 |
·研发环境因子分析 | 第43页 |
·研发资源因子分析 | 第43页 |
·基础设施因子分析 | 第43-44页 |
·经济环境因子分析 | 第44页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45-50页 |
·本文结论 | 第45页 |
·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积极引导企业转型,有针对性的吸引高科技企业 | 第46页 |
·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并举,改善无锡人才资源现状 | 第46-47页 |
·加强政府科技投入,促进无锡研发发展 | 第47页 |
·大力发展邮电通讯业,积极发展无锡航空业 | 第47-48页 |
·完善政府职责,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Ⅰ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附录Ⅱ 相关系数矩阵表 | 第55-56页 |
附录Ⅲ 我国主要跨国公司 R&D 机构名单 | 第56-72页 |
附录Ⅳ 数学模型原始数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