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物理学论文

叶绿素荧光遥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前言第13-20页
   ·引言第13页
   ·叶绿素荧光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主动荧光测量第14页
     ·被动荧光测量第14-16页
   ·叶绿素荧光的研究意义第16-18页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第16-17页
     ·叶绿素荧光遥感算法第17-1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叶绿素荧光原理第20-29页
   ·原初反应第20-22页
   ·荧光量子产量第22-23页
   ·荧光淬灭第23页
   ·活体叶绿素荧光模型第23-29页
     ·Butler 荧光模型第23-26页
     ·Kiefer-Reynolds 荧光模型第26-29页
3 叶绿素荧光测量方法第29-56页
   ·主动荧光测量方法第29-35页
     ·Turner 荧光计第29-31页
     ·脉冲调制荧光计第31-32页
     ·高速连续激发式荧光计第32-33页
     ·激光雷达荧光计第33-35页
   ·被动荧光测量方法第35-56页
     ·地物光谱辐射计第35-47页
     ·水下光学剖面仪第47-56页
4 叶绿素荧光遥感算法第56-72页
   ·引言第56页
   ·算法简介第56-62页
     ·基线荧光高度法第56-60页
     ·归一化荧光高度法第60-62页
   ·卫星荧光遥感第62-72页
     ·卫星传感器性能参数第64-67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67-72页
5 基线荧光高度算法的敏感性分析第72-90页
   ·引言第72页
   ·材料与方法第72-81页
     ·Hydrolight 软件介绍第72-73页
     ·输入参量设置第73-81页
   ·结果与分析第81-85页
     ·基线荧光高度法对黄色物质的敏感性分析第81-82页
     ·基线荧光高度法对悬浮泥沙的敏感性分析第82-85页
   ·结论第85-90页
6 基线荧光高度算法的现场研究第90-103页
   ·引言第90页
   ·材料与方法第90-92页
     ·算法原理第90页
     ·实验区简介第90-91页
     ·数据测量第91-92页
   ·结果与讨论第92-98页
     ·荧光基线高度第93-94页
     ·荧光效率因子第94-97页
     ·卫星荧光算法检验第97-98页
   ·结论第98-103页
7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的现场测量第103-115页
   ·引言第103-104页
   ·荧光量子产量算法原理第104-107页
   ·材料与方法第107-109页
     ·实验区简介第107-108页
     ·数据测量第108页
     ·数据处理第108-109页
   ·结果与分析第109-114页
     ·生物光学量的回归分析第109-112页
     ·荧光量子产量的结果与分析第112-114页
   ·结论第114-115页
8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的 MODIS 算法第115-126页
   ·引言第115-117页
   ·CFE 算法第117-118页
   ·φ算法第118-120页
   ·结果与讨论第120-122页
     ·φ_(est) 的空间分布第120页
     ·φ_(est) 与CFE 的比较第120-121页
     ·φ_(est) 的误差来源分析第121-122页
     ·φ_(est) 精度的改进第122页
   ·结论第122-126页
9 总结与展望第126-130页
   ·全文总结第126-128页
     ·基线荧光高度算法的敏感性分析第126-127页
     ·基线荧光高度算法的现场研究第127页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的现场研究第127-128页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的MODIS 算法第128页
   ·未来的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个人简历第140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海洋资源资产产权及其管理研究
下一篇:鲆鲽鱼类变态时期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