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与发展过程 | 第12-21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 | 第12-15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发展过程 | 第15-17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协议 | 第17-21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机会频谱接入 | 第21-23页 |
·频谱感知问题 | 第23-25页 |
·频谱管理问题 | 第25-26页 |
·频谱灵活性问题 | 第26-2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8-3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1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31-32页 |
第2章 多维空洞与接入机会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频谱空洞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第32-35页 |
·时、频空洞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空间空洞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当前空洞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多维空洞 | 第35-39页 |
·多维空洞的概念 | 第35-36页 |
·干扰温度 | 第36-37页 |
·无线频谱环境地图 | 第37-39页 |
·多维空洞的利用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小尺度网络的机会接入研究 | 第42-73页 |
·引言 | 第42页 |
·分布式机会接入方案 | 第42-46页 |
·次用户分布式接入方案 | 第43-44页 |
·主用户信道占用模型 | 第44-46页 |
·吞吐量分析与优化 | 第46-52页 |
·问题陈述 | 第46页 |
·吞吐量优化问题 | 第46-47页 |
·优化问题分析 | 第47-49页 |
·优化问题求解 | 第49页 |
·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合作接入方案研究 | 第52-62页 |
·SU合作接入方案 | 第52-55页 |
·合作情况分析与合作对象选择 | 第55-56页 |
·吞吐量性能分析 | 第56-59页 |
·仿真分析 | 第59-62页 |
·公平性分析与改进方案 | 第62-72页 |
·SU分布式接入方案的公平性分析 | 第62-64页 |
·信道接入模型的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快速追赶策略 | 第66-67页 |
·公平机会接入方案的性能分析 | 第67-68页 |
·仿真分析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大尺度网络的主用户空间信息获取与定位算法研究 | 第73-111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主用户空间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传统定位算法的局限性 | 第74-76页 |
·主用户空间信息的重要作用 | 第74-75页 |
·主用户定位特点与传统定位算法的局限性 | 第75-76页 |
·高阶几何非测距定位算法 | 第76-86页 |
·能量检测的感知方法 | 第76-78页 |
·SU的置信度分析 | 第78-79页 |
·高阶几何算法 | 第79-82页 |
·定位均方误差的理论分析 | 第82-84页 |
·仿真分析 | 第84-86页 |
·基于检测概率的半测距定位算法 | 第86-104页 |
·定位算法描述 | 第86-91页 |
·理论下界(CRLB) | 第91-95页 |
·恶意用户检测 | 第95-96页 |
·仿真分析 | 第96-104页 |
·基于检测概率定位的三维位置扩展算法 | 第104-110页 |
·三维定位算法 | 第104-106页 |
·简化的定位算法 | 第106页 |
·三维定位的理论下界及渐进性分析 | 第106-108页 |
·仿真分析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5章 大尺度网络的功率控制与优化 | 第111-130页 |
·引言 | 第111-112页 |
·分布式网络的功率控制 | 第112-117页 |
·问题分析 | 第112-114页 |
·功率控制方案 | 第114-115页 |
·接入情况分析 | 第115-116页 |
·仿真分析 | 第116-117页 |
·中心节点控制网络的功率控制 | 第117-129页 |
·问题陈述 | 第118页 |
·下行链路基站功率优化 | 第118-122页 |
·上行链路SU节点功率优化 | 第122-126页 |
·仿真分析 | 第126-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6章 总结 | 第130-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