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3页 |
·品牌延伸的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4-18页 |
·母品牌象征价值在品牌延伸中的角色 | 第14-16页 |
·社会情境对象征价值及合适性作用的影响 | 第16-17页 |
·产品类别及场合对品牌延伸的逆向效应的影响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及步骤 | 第18-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概要 | 第21页 |
·论文内容组织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2章 品牌延伸研究基础 | 第23-47页 |
·品牌延伸的定义 | 第23页 |
·对品牌延伸效果的评价 | 第23-25页 |
·影响品牌延伸评价的要素 | 第25-34页 |
·合适性的重要作用 | 第25-28页 |
·母品牌属性 | 第28-30页 |
·产品类别特征 | 第30-31页 |
·消费者特征 | 第31-33页 |
·竞争状况及企业的营销策略 | 第33-34页 |
·综合影响模型 | 第34-41页 |
·品牌延伸的逆向效应分析 | 第41-44页 |
·品牌延伸对母品牌评价的正面影响 | 第41-42页 |
·品牌延伸的稀释作用 | 第42-44页 |
·品牌延伸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 | 第47-66页 |
·顾客价值理论 | 第47-52页 |
·功能价值与象征价值 | 第48页 |
·功能性产品与象征性产品 | 第48-50页 |
·品牌资产的视角-品牌的功能价值与象征价值 | 第50-51页 |
·本研究涉及的品牌价值 | 第51-52页 |
·分类理论 | 第52-55页 |
·分类的概念 | 第52页 |
·分类的经典视角 | 第52-53页 |
·分类的原型视角 | 第53-54页 |
·分类的模范视角 | 第54-55页 |
·自我及场合相关理论 | 第55-60页 |
·自我 | 第55页 |
·延伸及可塑的自我 | 第55-56页 |
·自我监控 | 第56-57页 |
·自我概念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启示 | 第57页 |
·公开与私人消费场合 | 第57-60页 |
·价值及社会情境视角下品牌延伸评价及逆向效应研究框架 | 第60-65页 |
·延伸产品类别与消费者价值目标密切相关 | 第60页 |
·母品牌价值及合适性的维度 | 第60-61页 |
·母品牌与延伸产品的价值双向传导 | 第61-62页 |
·公开场合和私人场合的评价视角 | 第62页 |
·评价框架与理论的结合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假设开发 | 第66-84页 |
·母品牌价值主效应及产品类别的调节 | 第66-71页 |
·母品牌功能价值及象征价值比母品牌质量含义更清晰 | 第66-67页 |
·功能价值和象征价值对不同类别延伸产品评价的影响 | 第67-70页 |
·母品牌价值对价值互补延伸产品的影响 | 第70-71页 |
·产品类别对合适性作用的影响 | 第71-72页 |
·消费场合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72-78页 |
·消费场合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第72-74页 |
·消费场合对母品牌价值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74-76页 |
·消费场合对合适性的影响 | 第76-78页 |
·自我监控在品牌延伸中扮演的角色 | 第78-81页 |
·延伸产品价值对母品牌评价的影响 | 第81-82页 |
·延伸产品价值对母品牌评价的影响分析 | 第81-82页 |
·场合对延伸产品价值影响的调节作用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研究设计及测量 | 第84-100页 |
·定性研究 | 第84-86页 |
·研讨和观察 | 第84-85页 |
·深度访问 | 第85-86页 |
·预测试 | 第86-87页 |
·量表信度检验及象征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判别效度 | 第87-90页 |
·实验设计及过程 | 第90-96页 |
·实验1 简介 | 第90-92页 |
·实验2 简介 | 第92-93页 |
·实验3 简介 | 第93-96页 |
·实验模拟检查 | 第96-99页 |
·实验1 的模拟检查 | 第97-98页 |
·实验2 的模拟检查 | 第98-99页 |
·实验3 的模拟检查 | 第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6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100-128页 |
·象征价值的作用分析 | 第100-107页 |
·母品牌质量与母品牌象征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比较 | 第100-102页 |
·功能价值和象征价值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产品类别对合适性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消费场合在品牌延伸评价中的角色分析 | 第107-113页 |
·场合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107-111页 |
·场合对合适性的影响分析 | 第111-113页 |
·自我监控在品牌延伸评价中的角色分析 | 第113-118页 |
·自我监控与功能性产品品牌延伸 | 第113-114页 |
·自我监控与象征性产品品牌延伸 | 第114-115页 |
·对自我监控作用的进一步探讨 | 第115-118页 |
·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对场合调节作用的中介效应 | 第118-120页 |
·品牌延伸的逆向作用分析 | 第120-125页 |
·成功品牌延伸对不同质量水平母品牌评价的影响 | 第120页 |
·不同延伸产品类别对母品牌评价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消费场合在品牌延伸逆向作用中的角色 | 第122-125页 |
·控制组结果 | 第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8-134页 |
·主要结论 | 第128-130页 |
·象征价值对品牌延伸的影响 | 第128页 |
·场合对象征价值及合适性的调节作用 | 第128-129页 |
·自我监控对功能价值、象征价值及合适性的调节作用 | 第129-130页 |
·产品类别及消费场合对品牌延伸逆向效应的影响 | 第130页 |
·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132页 |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附录 A 深度访问被访者列举的象征及功能价值品牌频数 | 第151-153页 |
附录 B 深度访问被访者列举的象征性及功能性产品频数 | 第153-154页 |
附录 C 深度访问被访者列举的公开和私人消费场合频数 | 第154-155页 |
附录 D 自我监控量表 | 第155-156页 |
附录 E 象征价值和功能价值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程序 | 第156-157页 |
附录 F 象征价值和功能价值的χ2 差异检验程序 | 第157-1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