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概述第9-15页
 一、我国关于赃物犯罪的立法现状第9-12页
  (一) 79 年刑法关于赃物犯罪的规定第9页
  (二) 97 年刑法关于赃物犯罪的规定第9-10页
  (三) 《刑法修正案(六)》对赃物犯罪的修改第10页
  (四) 《刑法修正案(七)》对赃物犯罪的修改第10-12页
 二、赃物犯罪的本质第12-15页
  (一) 国外学者的观点第12-13页
  (二) 我国学者的观点第13-15页
第二章 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认定第15-25页
 一、“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中的“犯罪”第15-18页
  (一) “犯罪”的范围第15-16页
  (二) “犯罪”的解释第16-18页
 二、犯罪所得第18-19页
  (一) “犯罪所得”的含义第18页
  (二) “犯罪所得”形式第18-19页
 三、赃物的同一性问题第19-22页
  (一) 善意取得之物第20-21页
  (二) 加工物第21-22页
  (三) 出卖物和交换物第22页
 四、犯罪所得收益第22-25页
  (一) 对收益的学理理解第22-23页
  (二) 犯罪所得收益的种类第23-25页
第三章 客观行为类型的扩大化第25-29页
 一、对“掩饰”、“隐瞒”的理解第25-26页
  (一) “掩饰”、“隐瞒”的含义第25-26页
  (二) “掩饰、隐瞒”与“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的关系第26页
 二、对“其他方法”的界定第26-29页
  (一) 学说综述第26-27页
  (二) 对“其他方法”的定型化第27-29页
第四章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司法认定与刑罚适用第29-40页
 一、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第29-32页
  (一) 与洗钱罪的界限第29-31页
  (二) 与窝藏、包庇罪的界限第31-32页
 二、本罪罪数形态的认定第32-34页
  (一) 法条竞合犯第32-33页
  (二) 想象竞合犯第33-34页
  (三) 一罪与数罪第34页
 三、对“明知”的认定第34-37页
  (一) “明知”的内涵第34-36页
  (二) “明知”的推定第36-37页
  (三) “明知”的内容第37页
 四、本罪的量刑情节第37-40页
  (一) 对“情节严重”的认定第37-38页
  (二) 对“亲亲相隐”制度的应用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空间中帮助行为的刑法学思考
下一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