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分析与演奏教学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黄虎威及其钢琴创作 | 第11-18页 |
| ·黄虎威艺术生涯概况 | 第11-12页 |
| ·黄虎威钢琴作品创作概况 | 第12-15页 |
| ·民族特色 | 第13-14页 |
| ·和声的应用 | 第14-15页 |
| ·调性的变换 | 第15页 |
| ·曲式与内容的统 | 第15页 |
| ·黄虎威钢琴作品的演奏特点和要领 | 第15-18页 |
| ·注重其民族性 | 第15-16页 |
| ·注意和声 | 第16页 |
| ·延音踏板的灵活运用 | 第16页 |
| ·整体结构的把握 | 第16-18页 |
| 2 《巴蜀之画》的创作及研究意义 | 第18-31页 |
| ·创作背景及风俗特征 | 第18-19页 |
| ·创作背景 | 第18-19页 |
| ·风格特征 | 第19页 |
| ·《巴蜀之画》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创作手法简析 | 第20-31页 |
| ·调性、调式分析 | 第20-25页 |
| ·和声特点分析 | 第25-28页 |
| ·曲式结构分析 | 第28-31页 |
| 3 《巴蜀之画》的演奏教学 | 第31-40页 |
| ·《晨歌》 | 第31-34页 |
| ·演奏技巧与弹奏方法 | 第32-33页 |
| ·教学难点 | 第33-34页 |
| ·《空谷回声》 | 第34-35页 |
| ·演奏技巧与弹奏方法 | 第34页 |
| ·教学难点 | 第34-35页 |
| ·《抒情小曲》 | 第35-36页 |
| ·演奏技巧与弹奏方法 | 第35-36页 |
| ·教学要点 | 第36页 |
| ·《弦子舞》 | 第36-37页 |
| ·演奏技巧与弹奏方法 | 第36页 |
| ·教学要点 | 第36-37页 |
| ·《蓉城春郊》 | 第37-38页 |
| ·演奏技巧与弹奏方法 | 第37-38页 |
| ·教学难点 | 第38页 |
| ·《阿坝夜会》 | 第38-40页 |
| ·演奏技巧与弹奏方法 | 第38-39页 |
| ·教学难点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