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选题依据与写作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方面 | 第15-16页 |
·国内方面 | 第16-17页 |
2 旅游消费与旅游消费环境 | 第17-23页 |
·发展旅游消费的现实意义 | 第17-18页 |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第17页 |
·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17-18页 |
·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 第18页 |
·旅游消费环境在发展旅游消费中的功能分析 | 第18-23页 |
·旅游消费环境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 第18-19页 |
·旅游消费环境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在发展旅游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 第21-23页 |
3 改善现阶段旅游消费环境的基本方向 | 第23-28页 |
·纵向分析: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角度 | 第23-24页 |
·横向分析:以不同消费阶层为考察基础 | 第24-26页 |
·明确现阶段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基本方向 | 第26-28页 |
4 贵州旅游消费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 第28-32页 |
·贵州旅游消费环境现状 | 第28-29页 |
·旅游消费的自然环境现状 | 第28页 |
·旅游消费的社会环境现状 | 第28-29页 |
·旅游消费的经济环境现状 | 第29页 |
·贵州旅游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自然环境受到威胁 | 第30-31页 |
·旅游品牌效应较弱 | 第31页 |
·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 第31页 |
·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差 | 第31-32页 |
5 贵州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第32-35页 |
·贵州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紧迫性 | 第32页 |
·促进我省旅游产业发展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32页 |
·正确制定旅游消费发展战略及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的根本依据 | 第32页 |
·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具体要求 | 第32页 |
·贵州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必要性 | 第32-35页 |
·有助于增强我省旅游资源的市场竞争力 | 第32-33页 |
·有助于促进我省旅游经济乃至全省整体经济发展 | 第33页 |
·有助于保护我省脆弱的生态环境 | 第33-34页 |
·有助于实现我省旅游消费可持续发展 | 第34-35页 |
6 贵州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SWOT分析 | 第35-44页 |
·优势分析(strength) | 第35-38页 |
·全省各类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 第35-36页 |
·全省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且对其保护力度日益加强 | 第36-37页 |
·随着消费生活的丰富,社会对消费环境建设的关注程度加强 | 第37-38页 |
·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38-40页 |
·交通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 | 第38页 |
·省内各旅游景区的盲目开发,管理无序现象依然严重 | 第38-39页 |
·景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淡漠,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冷漠 | 第39-40页 |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第40-41页 |
·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省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供法律支持 | 第40页 |
·全国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为改善我省旅游消费环境发挥作用 | 第40-41页 |
·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为促进我省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供动力 | 第41页 |
·威胁分析(threat) | 第41-44页 |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贵州旅游资源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 第41-42页 |
·部分旅游者素质低下,破坏环境等行为屡禁不止 | 第42页 |
·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人员和商贩唯利是图,置损害环境于不顾 | 第42-44页 |
7 贵州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44-51页 |
·加大保护旅游消费环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牢固树立环保理念 | 第44页 |
·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宣传作用 | 第44页 |
·加强旅游消费环境的教育 | 第44页 |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政策,为保护和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供政策依据 | 第44-45页 |
·尽快完善旅游立法体系 | 第44-45页 |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 第45页 |
·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生态投资力度,加快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步伐 | 第45-46页 |
·积极推进各项旅游投资 | 第45-46页 |
·加大景区的生态投资力度 | 第46页 |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景区的环境压力 | 第46-47页 |
·积极利用门票的分流作用 | 第46页 |
·以不同的形象策划引导旅游者的消费决策 | 第46-47页 |
·注重交通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 第47-48页 |
·大力加快交通建设 | 第47页 |
·着力提高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 第47-48页 |
·积极发掘旅游的丰富内涵,引导游客多层次的生态旅游消费 | 第48页 |
·树立我省旅游资源的绿色原生态品牌 | 第48页 |
·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 第48页 |
·加强旅游服务意识,协调旅游消费中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48-49页 |
·整饬旅游服务意识 | 第49页 |
·协调旅游消费中的各种主要关系 | 第49页 |
·合理估量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科学监控景区游客数量和旅游规模 | 第49-51页 |
·明确景区现实的环境承载力 | 第49-50页 |
·多方位监控景区旅游规模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