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引起建筑物振动分析及其控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及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关于轨道耦合动力学及大地振动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交通载荷引起的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研究 | 第17页 |
·关于减振方法的研究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 | 第20-32页 |
·振动产生的波 | 第20-22页 |
·实体波 | 第20-21页 |
·表面波 | 第21-22页 |
·振动波在土体中的传播 | 第22-25页 |
·波的传递 | 第22-24页 |
·波的衰减 | 第24-25页 |
·振动信号处理与分析 | 第25-27页 |
·信号 | 第25-27页 |
·信号的接收处理 | 第27页 |
·信号的分析 | 第27页 |
·振级的确定 | 第27-32页 |
·振动位移级 | 第28页 |
·振动速度级 | 第28页 |
·振动加速度级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实测分析 | 第32-46页 |
·概述 | 第32页 |
·工程概况 | 第32-37页 |
·测试仪器 | 第33-34页 |
·测试方法 | 第34页 |
·测试原理 | 第34页 |
·测点布置 | 第34-36页 |
·测试列车荷载情况 | 第36-37页 |
·建筑物竖向振动时域与频域分析 | 第37-41页 |
·建筑物振动的振级分析 | 第41-45页 |
·振动在建筑物各楼层的传递规律 | 第41-43页 |
·列车车型对建筑物振动的影响 | 第43-44页 |
·列车编组对建筑物振动的影响 | 第44页 |
·列车车速对建筑物振动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列车引起的建筑物振动数值分析 | 第46-83页 |
·概述 | 第46-47页 |
·轨道动力学模型 | 第47-55页 |
·轨道动力学模型的介绍 | 第47页 |
·轨道结构的建模问题 | 第47-49页 |
·机车车辆的建模问题 | 第49页 |
·计算模型的提出 | 第49-55页 |
·土层-建筑物数值计算模型 | 第55-66页 |
·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56-60页 |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60-63页 |
·数值分析模型的提出 | 第63-64页 |
·建筑物振动的频率特征 | 第64-66页 |
·列车经过引发建筑物振动数值分析 | 第66-82页 |
·等效荷载 | 第66-69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69-70页 |
·不同速度的列车经过时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70-75页 |
·不同轴重的列车经过时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75-76页 |
·列车对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影响 | 第76-79页 |
·列车经过时对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的影响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隔振沟对列车引发的建筑物振动的减振效果 | 第83-99页 |
·概述 | 第83-84页 |
·隔振沟的隔振机理 | 第84-85页 |
·隔振沟屏障的数值模型及特定参数 | 第85-86页 |
·隔振沟隔振效果参数研究分析 | 第86-97页 |
·沟深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86-89页 |
·沟长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89-92页 |
·沟距建筑物距离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92-94页 |
·填充材料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 第94-97页 |
·本章小节 | 第97-99页 |
第六章 列车诱发环境振动的评价标准 | 第99-111页 |
·概述 | 第99页 |
·环境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 第99-101页 |
·环境振动评价标准 | 第101-109页 |
·ISO 国际标准 | 第101-102页 |
·美国标准 | 第102-103页 |
·德国标准 | 第103-105页 |
·英国标准 | 第105-107页 |
·日本标准 | 第107-108页 |
·中国标准 | 第108-109页 |
·我国评价标准的缺陷 | 第109-110页 |
·关于振动随机特性的考虑 | 第109页 |
·关于振级限值的考虑 | 第109-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11-114页 |
·主要工作回顾与结论 | 第111-113页 |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