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柳永词传播初探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柳永词传播情况概述 | 第13-21页 |
·柳永词在民间的传播 | 第14-16页 |
·柳永词在北宋民间的传播 | 第14-16页 |
·柳永词在南宋民间的传播 | 第16页 |
·柳永词在士人中的传播 | 第16-21页 |
·柳永词在士人阶层传播的考察因素 | 第16-17页 |
·宋朝时期柳永词集的编撰情况 | 第17-18页 |
·宋代词选对柳永词的收录情况 | 第18-21页 |
3 柳永词传播的社会环境 | 第21-25页 |
·新传播环境的形成 | 第21-23页 |
·宋代城市功能的完善 | 第21-22页 |
·宋代市民文化的勃兴 | 第22-23页 |
·统治阶级的倡导 | 第23页 |
·传播动力——强烈的消费需求 | 第23页 |
·传播的加速器——四通八达的驿站 | 第23-25页 |
4 柳永词的传播内容分析 | 第25-33页 |
·词作内容的通俗性 | 第25-27页 |
·歌女情感的反映 | 第27-30页 |
·都市生活的映射 | 第30-33页 |
5 柳永词的传播媒介 | 第33-44页 |
·媒介及相关理论 | 第33-35页 |
·柳永词的传播媒介 | 第35-44页 |
·口头传播媒介——歌妓 | 第36-41页 |
·书面传播媒介 | 第41-44页 |
6 结语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