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6页 |
|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 ·大速比变化范围传动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轻/微度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 ·大速比变化范围传动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 2 回流式无级变速器参数优化设计 | 第26-46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传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6-33页 |
| ·传动系统结构 | 第26-27页 |
| ·传动系统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 ·传动系统调速特性 | 第28-31页 |
| ·传动系统参数设计 | 第31-33页 |
|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模型 | 第33-35页 |
| ·发动机数值模型 | 第33-34页 |
| ·传动系统效率模型 | 第34-35页 |
| ·系统效率最大化控制策略 | 第35-38页 |
| ·瞬时油耗与系统效率关系 | 第35-36页 |
| ·控制策略优化模型 | 第36页 |
| ·计算过程 | 第36-38页 |
| ·传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 第38-44页 |
| ·优化设计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 ·优化设计方法提出 | 第40页 |
| ·优化设计模型 | 第40-42页 |
| ·优化计算结果 | 第42-43页 |
| ·优化前后仿真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3 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参数匹配与整车仿真研究 | 第46-68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和工作模式确定 | 第46-48页 |
| ·参数设计 | 第48-50页 |
| ·电动机参数设计 | 第48-49页 |
| ·电池参数设计 | 第49-50页 |
| ·起步工况控制研究 | 第50-60页 |
| ·传统起步控制研究 | 第50-56页 |
| ·怠速起停起步控制研究 | 第56-57页 |
| ·爬行起步控制研究 | 第57-58页 |
| ·倒车起步控制研究 | 第58-60页 |
| ·基于逻辑门限控制策略整车性能仿真研究 | 第60-65页 |
| ·驱动工况工作模式 | 第60-61页 |
| ·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 第61-62页 |
| ·传动系统速比控制 | 第62-63页 |
| ·整车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 4 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动力连续转换研究 | 第68-82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动力连续转换的控制策略 | 第68-71页 |
| ·同步转换点 | 第68-69页 |
| ·工况转换控制策略 | 第69-70页 |
| ·回流-无级转换控制策略 | 第70-71页 |
| ·无级-回流转换控制策略 | 第71页 |
| ·转换过程动力学模型和离合器控制 | 第71-75页 |
| ·离合器L_3 接合过程动力学模型 | 第72-73页 |
| ·离合器L_1 分离过程动力学模型 | 第73-74页 |
| ·离合器L_3 接合控制 | 第74-75页 |
| ·离合器L_1 分离控制 | 第75页 |
| ·仿真结果 | 第75-77页 |
| ·驱动工况模式切换控制 | 第77-80页 |
| ·模式切换类型 | 第77-78页 |
| ·电动机单独驱动到发动机驱动控制策略 | 第78页 |
| ·纯电动切换发动机驱动动力学模型 | 第78-79页 |
| ·纯电动切换发动机驱动仿真结果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5 基于系统效率优化的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研究 | 第82-100页 |
| ·引言 | 第82页 |
| ·关键部件的效率试验模型 | 第82-85页 |
| ·发动机效率模型 | 第82-83页 |
| ·电动机效率模型 | 第83页 |
| ·蓄电池充放电效率模型 | 第83-85页 |
| ·变速器效率模型 | 第85页 |
| ·四种工作模式系统效率优化 | 第85-96页 |
| ·发动机单独行驶工况系统效率优化 | 第85-88页 |
| ·纯电动行驶工况效率优化 | 第88-90页 |
| ·发动机行车充电工况系统效率优化 | 第90-93页 |
| ·再生制动工况系统效率优化 | 第93-96页 |
| ·工作模式区域划分 | 第96-97页 |
| ·仿真结果 | 第97-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100-102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100-101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 第101-102页 |
| ·创新点 | 第101页 |
| ·继续研究方向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2页 |
| 附录 | 第112-113页 |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2-113页 |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