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8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3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2-13页
   ·相关概念阐释第13-15页
     ·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第13-14页
     ·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合作主体第14-15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第15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5-18页
2 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第18-32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治理理论第18-19页
     ·公共选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合作博弈理论和合作的复杂性理论第20-21页
   ·国外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经验借鉴第21-25页
     ·公共服务的市场供给第21-22页
     ·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供给第22-23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中的政府角色第23页
     ·国外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23-25页
   ·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现实探索第25-32页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经验第25-28页
     ·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现存问题第28-30页
     ·我国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多元化需求第30-32页
3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的建构第32-44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主体的构成与维度划分第32-35页
     ·政府第32-33页
     ·市场第33-34页
     ·非营利组织第34-35页
   ·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模拟环境第35-39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第35-37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第37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中的合作博弈第37-39页
   ·基于参与者的公共服务供给网络模型分析第39-44页
     ·互动模型假设第39-40页
     ·模型运行方式第40-42页
     ·互动模拟结果第42-44页
4 实证分析——以大连市甘井子区甘井子街道为例第44-49页
   ·大连市甘井子区甘井子街道的概况第44页
   ·甘井子街道的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第44-47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模式概述第44-45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模式的运行第45-46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模式的成功之处第46页
     ·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网络模式运行的不足第46-47页
   ·甘井子街道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改进对策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利制度中的禁止反悔原则
下一篇:大部制改革背景下非营利组织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