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城互动发展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有关研究的进展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港城互动发展基本理论 | 第17-26页 |
·港城互动的理论构架 | 第17-21页 |
·港城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页 |
·港城互动发展的路径结构 | 第17-18页 |
·港城互动发展的演变阶段 | 第18-20页 |
·港城互动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港城互动的演化结构 | 第21-26页 |
·港城互动发展的内涵 | 第21-24页 |
·港城互动发展的目标 | 第24-26页 |
第3章 港城互动发展机理 | 第26-55页 |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26-27页 |
·港口 | 第26页 |
·港口对城市影响的主体 | 第26-27页 |
·港城间的相互促进 | 第27-35页 |
·港口对城市经济的带动性 | 第27-32页 |
·城市对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32-35页 |
·港城间的相互冲突 | 第35-55页 |
·港城关系在资源方面的冲突 | 第35-41页 |
·港城关系在环境方面的冲突 | 第41-55页 |
第4章 港城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55-71页 |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 | 第55-59页 |
·概述 | 第55-56页 |
·反馈系统 | 第56-57页 |
·流图与系统方程 | 第57-58页 |
·仿真过程 | 第58-59页 |
·港城互动发展模型的系统特征 | 第59-62页 |
·港城互动发展模型的基本特点 | 第59-61页 |
·港城互动发展模型的优化目标 | 第61页 |
·港城互动发展模型的构建步骤 | 第61-62页 |
·港城互动发展模型的构建 | 第62-71页 |
·总体框架 | 第62-63页 |
·因果关系 | 第63-64页 |
·流图 | 第64-68页 |
·模型主要系统方程 | 第68-71页 |
第5章 港城互动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与实例分析 | 第71-94页 |
·上海市与上海港发展情况概述 | 第71-72页 |
·上海市发展概况 | 第71页 |
·上海港发展概况 | 第71-72页 |
·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 | 第72-82页 |
·参数估计原则 | 第72页 |
·参数估计方法 | 第72-73页 |
·主要参数确定 | 第73-80页 |
·有效性检验 | 第80-82页 |
·模型仿真及分析 | 第82-85页 |
·政策模拟及分析 | 第85-92页 |
·方案一:产业结构调整 | 第85-87页 |
·方案二:增加港口投资 | 第87-90页 |
·方案三:节能减排 | 第90-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