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管理(劳动保护管理)论文--安全组织与管理机构论文

劳动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内容提要第1-7页
导论第7-13页
   ·选题意义第7-1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第11-12页
   ·主要创新第12-13页
1 劳动安全监管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第13-37页
   ·劳动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第13-20页
     ·外部性与劳动安全监管第13-17页
     ·信息不对称与劳动安全监管第17-20页
   ·马克思对劳动安全问题的研究第20-22页
   ·国外劳动安全监管理论研究综述第22-28页
     ·政府监管有效性的研究第22-25页
     ·劳动安全监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第25-26页
     ·劳动安全监管的成本—收益研究第26-28页
   ·国内劳动安全监管理论研究综述第28-37页
     ·劳动安全监管体制演进研究第28-30页
     ·劳动安全监管中微观主体行为研究第30-34页
     ·劳动安全监管的实证研究第34-37页
2 劳动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第37-62页
   ·劳动安全投入的成本—收益分析第37-42页
     ·劳动安全投入的成本与收益第37-40页
     ·劳动安全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第40-42页
   ·劳动力供需主体行为研究第42-48页
     ·劳动力供给行为第43-45页
     ·劳动力需求行为第45-48页
   ·劳动安全监管中的多方博弈分析第48-56页
     ·劳动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博弈第48-50页
     ·企业经营者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第50-52页
     ·企业经营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第52-56页
   ·安全事故频发的制度分析第56-62页
     ·行业监管与官商勾结第56-58页
     ·官商勾结与制度变迁第58-62页
3 中国劳动安全监管的现状与问题第62-79页
   ·中国劳动安全形势第62-70页
     ·工业化时期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第62-65页
     ·当前中国劳动安全态势第65-70页
   ·中国劳动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演进第70-79页
     ·劳动安全监管体制初建阶段第70-71页
     ·劳动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破坏和恢复阶段第71-73页
     ·劳动安全监管体制完善发展阶段第73-79页
4 典型国家劳动安全监管实践与经验比较第79-92页
   ·美国劳动安全监管的实践与经验第79-81页
     ·美国劳动安全监管的制度框架第79-81页
     ·美国劳动安全监管的特点第81页
   ·德国劳动安全监管的实践与经验第81-85页
     ·德国劳动安全监管的制度框架第82-83页
     ·德国劳动安全监管的特点第83-85页
   ·日本劳动安全监管的实践与经验第85-88页
     ·日本劳动安全监管的制度框架第85-87页
     ·日本劳动安全监管的特点与经验第87-88页
   ·典型国家劳动安全监管的经验启示与借鉴第88-92页
     ·典型国家劳动安全监管的共性特征第88-89页
     ·经验借鉴与启示第89-92页
5 中国劳动安全监管改革及其对策第92-107页
   ·中国劳动安全监管改革的趋势第92-94页
     ·中国安全生产监管目标第92-93页
     ·中国劳动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第93-94页
   ·中国劳动安全监管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94-99页
     ·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94-97页
     ·安全监管与劳动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第97-98页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第98-99页
   ·深化中国劳动安全监管改革的对策建议第99-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摘要第115-118页
ABSTRACT第118-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粮食供求、价格波动与安全问题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自然力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