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神经系肿瘤论文

新印迹基因ARHI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克隆及ARHI基因抑制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21页
缩略词第21-23页
引言第23-26页
 1.研究背景第23-24页
 2.总体设计思路第24页
 参考文献第24-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一部分 ARHI基因在正常脑组织、胶质瘤标本及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第27-49页
 前言第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5页
  1.实验材料第27-29页
  2.实验方法第29-35页
 结果第35-42页
  1.ARHI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mRNA表达第35-38页
  2.人脑胶质瘤ARHI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第38-42页
 讨论第42-47页
  1.ARHI基因的分子结构特点第42-43页
  2.ARHI基因在人体组织及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第43-45页
  3.本课题关于ARHI基因在胶质瘤中表达的研究第45-46页
  4.ARHI基因的失活机制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二部分 ARH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RHI的构建第49-69页
 前言第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8页
  1.实验材料第49-51页
  2.ARHI真核表达载体克隆策略第51-53页
  3.实验方法第53-58页
 结果第58-65页
  1.RT-PCR扩增ARHI编码区片段第58页
  2.PCR产物与质粒pcDNA3.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58-59页
  3.酶切及割胶纯化第59-60页
  4.平板培养过夜后单克隆结果第60页
  5.挑取单克隆跑胶鉴定第60-61页
  6.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第61页
  7.重组质粒测序结果第61-65页
 讨论第65-67页
  1.载体的选择第65-66页
  2.目地片段的来源第66页
  3.载体与插入片段的体外连接第66-67页
  4.阳性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第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三部分 重组载体pcDNA3.1-ARHI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第69-88页
 前言第69页
 材料与方法第69-78页
  1.实验材料第69-70页
  2.实验方法第70-78页
 结果第78-84页
  1.转染pcDNA3.1-ARHI入U251及稳定株筛选第78-80页
  2.Real Time Quantitative-PCR鉴定结果第80-82页
  3.Western blot杂交鉴定结果第82-84页
 讨论第84-87页
  1.重组表达载体转染胶质瘤细胞第84-85页
  2.阳性细胞克隆的筛选第85-86页
  3.pcDNA3.1-ARHI重组表达载体对U251中ARHI 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8页
第四部分 ARHI基因调控胶质瘤细胞系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体外研究第88-106页
 前言第88页
 材料与方法第88-92页
  1.实验材料第88页
  2.实验方法第88-92页
 结果第92-100页
  1.FCM分析细胞周期第92-94页
  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第94-95页
  3.TUNEL原位凋亡检测第95-96页
  4."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第96-99页
  5.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性第99-100页
 讨论第100-104页
  1.ARHI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控细胞周期第101-102页
  2.ARHI参与信号转导和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第102-103页
  3.ARHI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全文总结第106-107页
综述第107-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
下一篇:中国汉族单纯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家系的基因定位与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