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2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节 有关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一、货币错配的涵义 | 第19-21页 |
二、货币错配的不同形态 | 第21页 |
三、货币错配风险与汇率风险的辨析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2-25页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3页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5-51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综述 | 第25-32页 |
一、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第25-26页 |
二、货币政策框架理论 | 第26-32页 |
第二节 货币错配理论 | 第32-50页 |
一、货币错配产生和恶化的原因 | 第32-36页 |
二、货币错配的衡量 | 第36-39页 |
三、货币错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39-50页 |
四、本节小结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51-82页 |
第一节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第51-62页 |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 | 第51-55页 |
二、货币错配存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第55-62页 |
第二节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 第62-80页 |
一、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理论 | 第62-70页 |
二、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 第70-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影响:经验分析 | 第82-100页 |
第一节 债权型货币错配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破灭 | 第82-98页 |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原因 | 第83-88页 |
二、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及日本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 | 第88-92页 |
三、对日本货币政策的评价 | 第92-93页 |
四、日本货币政策失效的货币错配根源 | 第93-98页 |
第二节 债务型货币错配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 第98-99页 |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 | 第98页 |
二、为什么会爆发危机?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货币错配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 | 第100-137页 |
第一节 中国货币错配分析 | 第100-112页 |
一、中国货币错配的特征 | 第100-103页 |
二、中国外汇储备货币错配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03-105页 |
三、中国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相关吗? | 第105-112页 |
第二节 货币错配风险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第112-124页 |
一、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现状 | 第113-116页 |
二、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 | 第116-119页 |
三、货币错配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119-124页 |
第三节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4-136页 |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124-130页 |
二、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的关系 | 第130-136页 |
三、实证结论 | 第136页 |
本章结论 | 第136-137页 |
第六章 货币错配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考 | 第137-174页 |
第一节 货币错配下中国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 | 第137-156页 |
一、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中介目标的弊端 | 第137-139页 |
二、目前中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效力弱化的理论根源探析 | 第139-143页 |
三、货币中介目标的其他观点 | 第143-146页 |
四、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分析 | 第146-154页 |
五、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利率中介目标 | 第154-156页 |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未来选择 | 第156-170页 |
一、货币错配下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优势 | 第157-159页 |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 | 第159-163页 |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检验 | 第163-170页 |
四、加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 | 第170页 |
本章结论 | 第170-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204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2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