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引言 | 第18-28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28-49页 |
第一节 保险供给问题 | 第28-33页 |
一、经济学中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争论 | 第28-31页 |
二、保险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 第31-33页 |
第二节 保险业承保能力问题 | 第33-49页 |
一、保险业承保能力研究的背景 | 第33-35页 |
二、保险业承保能力思想的沿革 | 第35-38页 |
三、保险业承保能力的代表性研究 | 第38-49页 |
第二章 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总体分析 | 第49-88页 |
第一节 当前全球经济对保险业承保能力的影响 | 第49-56页 |
一、当前全球经济形势 | 第49-50页 |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 第50-55页 |
三、当前中国的宏微观经济环境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总体分析 | 第56-69页 |
一、中国当前财产保险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57-62页 |
二、当前中国财产保险业总体承保能力评价 | 第62-69页 |
第三节 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不足的原因及表现 | 第69-88页 |
一、市场发展水平 | 第70-71页 |
二、供给主体 | 第71-73页 |
三、供给产品及产品结构 | 第73-74页 |
四、市场结构 | 第74-76页 |
五、行业投资收益情况 | 第76-80页 |
六、再保险市场的发展 | 第80-88页 |
第三章 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模型分析 | 第88-100页 |
第一节 度量模型介绍 | 第89-93页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假设 | 第89-90页 |
二、盈余变量的理论值 | 第90-91页 |
三、投资风险变量的理论值 | 第91-92页 |
四、承保风险变量的理论值 | 第92-93页 |
五、承保能力度量的一般框架 | 第93页 |
第二节 度量过程及结论 | 第93-100页 |
一、各变量理论值的计算 | 第94-97页 |
二、结果及讨论 | 第97-100页 |
第四章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风险承保能力度量 | 第100-131页 |
第一节 度量模型介绍 | 第101-110页 |
一、再保险市场的均衡模型(Borch,1962) | 第101-104页 |
二、Cummins,Doherty和Anita(2002)度量模型介绍 | 第104-110页 |
第二节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风险承保能力度量 | 第110-120页 |
一、样本与数据的选择 | 第110-111页 |
二、度量过程 | 第111-116页 |
三、度量结果 | 第116-120页 |
第三节 对中国巨灾损失数据的拟合 | 第120-126页 |
一、1987-2008年中国洪水灾害损失数据拟合 | 第120-123页 |
二、1987-2008年中国地震灾害损失数据拟合 | 第123-126页 |
第四节 改进后的度量结果 | 第126-131页 |
一、对模型的改进 | 第126-127页 |
二、改进后的度量结果 | 第127-131页 |
第五章 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131-145页 |
第一节 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各种影响因素 | 第131-137页 |
一、保险密度 | 第132页 |
二、保险深度 | 第132页 |
三、市场集中度 | 第132-134页 |
四、市场投资收益 | 第134-135页 |
五、费用 | 第135页 |
六、供给数量 | 第135-136页 |
七、财产保险产品结构 | 第136页 |
八、再保险 | 第136-137页 |
第二节 行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137-139页 |
一、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137-138页 |
二、结果及其解释 | 第138-139页 |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139-145页 |
一、绝对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139-142页 |
二、相对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142-145页 |
第六章 对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调整与改善的建议 | 第145-166页 |
第一节 结构调整在承保能力改善中的作用 | 第145-151页 |
一、财产保险产品结构调整 | 第145-146页 |
二、财产保险业务结构调整 | 第146-149页 |
三、财产保险行业市场结构调整 | 第149-151页 |
第二节 再保险在提高和改善承保能力中的作用 | 第151-154页 |
一、再保险在巨灾保险制度中作用的国际经验 | 第151-152页 |
二、中国再保险市场提高承保能力的建议 | 第152-154页 |
第三节 保险风险证券化在扩大和改善承保能力中的作用 | 第154-166页 |
一、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 第154-158页 |
二、保险风险证券化与巨灾再保险的关系 | 第158-161页 |
三、保险风险证券化在中国的应用思考 | 第161-1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66-169页 |
附表 | 第169-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4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94-196页 |
后记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