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交换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量子通信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量子交换机方案设计 | 第11-21页 |
·量子通信基本过程 | 第11-16页 |
·量子物理及BB84 原理 | 第11-12页 |
·BB84 协议 | 第12-13页 |
·偏振编码的BB84 协议的工作过程 | 第13-15页 |
·相位编码的BB84 协议的工作过程 | 第15页 |
·后续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其他相关协议 | 第16页 |
·量子通信网络方案 | 第16-17页 |
·量子交换机结构的设计 | 第17-21页 |
·量子交换机结构框图 | 第17-18页 |
·量子交换机实际构成 | 第18-21页 |
第三章 量子交换机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21-35页 |
·硬件开发流程 | 第21-22页 |
·交换控模块硬件开发 | 第22-29页 |
·网络处理器简介 | 第22-24页 |
·交换控制板设计 | 第24-26页 |
·相关硬件功能模块 | 第26-29页 |
·光交叉连接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29-35页 |
·光交换控制原理 | 第30-31页 |
·光交叉网络的建立 | 第31-32页 |
·光交叉连接控制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35页 |
·光开关驱动电路总体设计规划 | 第32-33页 |
·交换控制模块与光交叉连接控制模块间指令传递 | 第33页 |
·光开关控制驱动的硬件设计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交换控制板操作系统的移植及驱动设计 | 第35-49页 |
·Bootloader 引导程序定制 | 第35-37页 |
·Bootloader 简介 | 第35-36页 |
·Bootloader 的工作流程 | 第36-37页 |
·RedBoot 的修改与移植 | 第37-41页 |
·Redboot 的编译 | 第37-39页 |
·Redboot 的修改 | 第39-40页 |
·Redboot 的移植与配置 | 第40-41页 |
·交换控制模块操作系统的定制 | 第41-44页 |
·嵌入式linux 的优点 | 第41-42页 |
·交换机嵌入式系统的移植 | 第42-43页 |
·对uclinux 的编译 | 第42页 |
·通过Redboot 完成操作系统的配置 | 第42-43页 |
·文件系统及应用程序的启动脚本 | 第43-44页 |
·完成交换控制模块的启动工作流程 | 第44页 |
·主机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44-46页 |
·交叉编译 | 第44-45页 |
·NFS 配置 | 第45-46页 |
·光交叉连接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交换控制应用软件设计及通信网的建立 | 第49-59页 |
·交换机控制程序功能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交换服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5页 |
·交换机呼叫连接控制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用户部分(客户端)呼叫与连接程序的设计 | 第51-53页 |
·程序的编写 | 第53-55页 |
·量子通信交换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55-56页 |
·量子交换机功能测试 | 第56-5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9-63页 |
·软硬件调试方法及经验 | 第59-60页 |
·论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