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拟南芥钾通道AKT1参与低钾胁迫感受、调控根生长的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写第13-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35页
    1.1 拟南芥钾营养概述第15-21页
        1.1.1 钾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第15-16页
        1.1.2 拟南芥K~+的转运第16-18页
            1.1.2.1 Shaker家族第17-18页
            1.1.2.2 KUP/HAK/KT家族第18页
        1.1.3 拟南芥对低钾的响应第18-21页
    1.2 生长素参与营养胁迫过程中的根系生长第21-29页
        1.2.1 生长素简介第21-25页
        1.2.2 生长素与低氮第25-27页
        1.2.3 生长素与低磷第27-29页
        1.2.4 生长素与低钾第29页
    1.3 第二信使与钾营养和生长素的交叉研究第29-34页
        1.3.1 第二信使与钾营养的相关研究第29-32页
            1.3.1.1 钙信号与钾营养的关系第29-30页
            1.3.1.2 活性氧与钾营养的关系第30-31页
            1.3.1.3 一氧化氮与钾营养的关系第31-32页
        1.3.2 第二信使与生长素的相关研究第32-34页
            1.3.2.1 生长素与钙信号第32页
            1.3.2.2 生长素与ROS第32-34页
    1.4 本论文工作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意义第34-35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5-47页
    2.1 实验材料第35-37页
        2.1.1 植物材料第35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软件第35-36页
        2.1.3 主要试剂及配方第36-37页
            2.1.3.1 配制培养基常用试剂第36页
            2.1.3.2 其它化学试剂列表第36-37页
        2.1.4 主要引物名称及其序列第37页
    2.2 实验方法第37-47页
        2.2.1 培养基的配制第37-38页
            2.2.1.1 植物用培养基第38页
            2.2.1.2 菌用培养基第38页
        2.2.2 种子萌发第38-39页
        2.2.3 移苗实验及统计分析第39页
        2.2.4 温室土壤培养第39页
        2.2.5 杂交纯合株系的获得第39-40页
        2.2.6 钾含量的测定方法第40页
        2.2.7 FM4-64染色的胞吞实验第40页
        2.2.8 BFA处理的胞吐实验第40页
        2.2.9 SDS法提取植物总 DNA第40-41页
        2.2.10 基因克隆第41-44页
        2.2.11 RT-qPCR第44-45页
        2.2.12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45-46页
        2.2.13 GUS染色实验第46-47页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第47-89页
    3.1 低钾胁迫对拟南芥主根生长的影响第47-52页
        3.1.1 低钾胁迫对Col主根生长的抑制作用第47-48页
        3.1.2 类似于akt1表型的突变体第48页
        3.1.3 主根生长受抑制依赖于培养基中较低的K~+浓度第48-50页
        3.1.4 akt1对其它逆境的响应第50-52页
        3.1.5 小结第52页
    3.2 AKT1参与低钾胁迫调节主根生长的过程第52-58页
        3.2.1 akt1突变体的主根生长是非营养性生长第52-53页
        3.2.2 akt1突变体的主根生长是局部信号异常引起的第53-54页
        3.2.3 AKT1对主根生长的调节是独立于HAK5的第54-55页
        3.2.4 akt1在低钾逆境下的主根生长优势是由于其通道活性缺失造成的第55-57页
        3.2.5 小结第57-58页
    3.3 低钾胁迫通过调节生长素的分布进而影响主根生长第58-67页
        3.3.1 外补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恢复LK培养基上Col的主根生长第58-60页
        3.3.2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能够抑制akt1的主根生长第60-63页
        3.3.3 生长素浓度与培养基中K~+浓度的对应关系第63-64页
        3.3.4 CsCl、TEA和NAA通过改变根尖生长素含量从而恢复Col的主根生长第64-66页
        3.3.5 低钾胁迫导致Col根部生长素分布改变,而akt1不受影响第66页
        3.3.6 低钾胁迫降低了侧根生长素的含量第66-67页
        3.3.7 小结第67页
    3.4 低钾胁迫引起生长素转运体PIN1的降解第67-75页
        3.4.1 低钾胁迫通过调节生长素转运,使其重新分布第68-70页
        3.4.2 低钾胁迫导致Col根部PIN1蛋白在胞质内积累第70-74页
        3.4.3 AKT1与PIN1胞内区的互作第74页
        3.4.4 小结第74-75页
    3.5 低钾胁迫对囊泡运输的影响第75-81页
        3.5.1 PIN1的蛋白活性对于低钾逆境下主根生长的影响第75页
        3.5.2 低钾胁迫对胞吞作用的影响第75-78页
        3.5.3 低钾胁迫对胞吐作用的影响第78-81页
        3.5.4 小结第81页
    3.6 钙信号参与低钾胁迫对主根生长的调控过程第81-87页
        3.6.1 培养基中的Ca~(2+)浓度对低钾逆境中主根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第81-83页
        3.6.2 单位Ca~(2+)含量对主根生长的影响第83页
        3.6.3 Ca~(2+)螯合剂EGTA对主根生长的影响第83-85页
        3.6.4 Ca~(2+)通道抑制剂LaCl_3可以部分恢复低钾胁迫对Col主根生长的抑制第85-86页
        3.6.5 小结第86-87页
    3.7 低钾胁迫对ROS的影响第87-89页
第四章 讨论第89-92页
    4.1 植物需要低钾感受器的存在第89页
    4.2 AKT1具有作为感受器的优势第89-90页
    4.3 AKT1调节囊泡运输的途径第90页
    4.4 低钾胁迫抑制主根生长是一种保护机制第90-91页
    4.5 AKT1上游激酶CIPK23的特殊性第91-92页
第五章 结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作者简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敦煌傩文化研究
下一篇: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