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

直升机地面开车瞬态响应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注释表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3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直升机地面开车动力学模型第15-31页
   ·引言第15页
   ·直升机地面开车旋翼/机体耦合系统运动方程第15-30页
     ·坐标系具体定义和转换关系第16-18页
     ·根据Hamilton 原理建立系统运动方程第18页
     ·系统动能和变分第18-20页
     ·系统应变能及其变分第20-21页
     ·系统的虚功第21-23页
     ·叶间减摆器对系统的虚功第23-25页
     ·起落架作用于机体的力和力矩产生的虚功第25-27页
     ·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第27-30页
     ·瞬态响应的求解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地面开车过程中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瞬态响应分析第31-51页
   ·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地面共振”稳定性分析第31-34页
   ·开车函数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第34-36页
   ·开车时间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第36-39页
   ·总距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第39-40页
   ·开车时提总距的瞬态响应第40-43页
   ·施加周期变距操纵的瞬态响应第43-45页
   ·施加机身周期扰动的瞬态响应第45-47页
   ·减摆器类型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直升机地面开车瞬态响应可视化第51-70页
   ·引言第51-52页
     ·VB 语言简介第51页
     ·OpenGL 的发展与应用第51-52页
   ·软件概述第52-55页
     ·功能第52页
     ·软件编写原理第52-53页
     ·软件结构第53-55页
   ·软件运行说明第55-69页
     ·欢迎界面说明第55-57页
     ·参数设置界面说明第57-58页
     ·模块平台界面说明第58-60页
     ·“地面共振”稳定性分析界面说明第60-61页
     ·控制与演示界面说明第61-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2页
   ·工作总结第70页
   ·有待完善之处第70-71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贡献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附录A 坐标系转换矩阵第76-78页
附录B 动力入流模型中的矩阵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型直升机旋翼桨叶铰链力矩及颤振分析
下一篇:基于OpenGL的直升机地面共振仿真软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