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注释表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直升机地面开车动力学模型 | 第15-31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直升机地面开车旋翼/机体耦合系统运动方程 | 第15-30页 |
| ·坐标系具体定义和转换关系 | 第16-18页 |
| ·根据Hamilton 原理建立系统运动方程 | 第18页 |
| ·系统动能和变分 | 第18-20页 |
| ·系统应变能及其变分 | 第20-21页 |
| ·系统的虚功 | 第21-23页 |
| ·叶间减摆器对系统的虚功 | 第23-25页 |
| ·起落架作用于机体的力和力矩产生的虚功 | 第25-27页 |
| ·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7-30页 |
| ·瞬态响应的求解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地面开车过程中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 第31-51页 |
| ·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地面共振”稳定性分析 | 第31-34页 |
| ·开车函数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开车时间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总距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开车时提总距的瞬态响应 | 第40-43页 |
| ·施加周期变距操纵的瞬态响应 | 第43-45页 |
| ·施加机身周期扰动的瞬态响应 | 第45-47页 |
| ·减摆器类型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直升机地面开车瞬态响应可视化 | 第51-70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VB 语言简介 | 第51页 |
| ·OpenGL 的发展与应用 | 第51-52页 |
| ·软件概述 | 第52-55页 |
| ·功能 | 第52页 |
| ·软件编写原理 | 第52-53页 |
| ·软件结构 | 第53-55页 |
| ·软件运行说明 | 第55-69页 |
| ·欢迎界面说明 | 第55-57页 |
| ·参数设置界面说明 | 第57-58页 |
| ·模块平台界面说明 | 第58-60页 |
| ·“地面共振”稳定性分析界面说明 | 第60-61页 |
| ·控制与演示界面说明 | 第61-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工作总结 | 第70页 |
| ·有待完善之处 | 第70-7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贡献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 附录A 坐标系转换矩阵 | 第76-78页 |
| 附录B 动力入流模型中的矩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