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康拜因)论文

基于Arm9-Linux嵌入式系统的联合收割机信息处理平台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类似课题研究现状第11-12页
   ·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控制现状第12-16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9页
     ·主要技术路线第16-18页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第二章 联合收割机控制平台的整体设计第19-26页
   ·联合收割机的分类第19-20页
   ·联合收割机工作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第20-23页
     ·总体布局第20页
     ·主要部件第20-22页
     ·工作过程第22-23页
   ·联合收割机负荷反馈控制平台的整体设计第23-25页
     ·控制原理第24页
     ·系统整体设计第24-25页
   ·本章小节第25-26页
第三章 夹带损失传感器的设计第26-35页
   ·图像处理技术概述第26-27页
   ·总体设计第27页
   ·图像处理第27-33页
     ·BMP文件格式简介第28-29页
     ·图像的预处理第29-30页
     ·图像的二值化处理第30-32页
     ·二值化图像的平滑处理第32-33页
     ·计算谷粒个数第33页
   ·实验结果及结论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测产传感器的设计第35-41页
   ·概述第35页
   ·总体设计第35-37页
     ·测产方式的选择第35-36页
     ·测产系统的构成第36-37页
   ·测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第37-39页
     ·系统硬件组成第37-38页
     ·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第38-39页
   ·测产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9-40页
     ·主控软件设计第39-40页
     ·数据采集子程序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第41-56页
   ·微处理器及储存电路模块第41-47页
     ·S3C2410A微处理器概述第42-43页
     ·NAND Flash电路第43-45页
     ·SDRRAM电路第45-47页
   ·电源、时钟和复位电路模块第47-48页
     ·电源电路第47页
     ·系统时钟电路第47-48页
     ·系统复位电路第48页
   ·外围接口电路模块第48-55页
     ·触摸屏电路第48-49页
     ·以太网接口电路第49-51页
     ·USB Device接口电路第51-52页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第52-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第56-76页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第56-58页
     ·操作系统概述第56-57页
     ·构建Arm-Linux嵌入式系统的步骤第57-58页
   ·构建交叉开发环境第58-63页
     ·安装交叉编译器第59页
     ·安装ARM Linux内核第59-61页
     ·安装NFS根文件系统第61-63页
   ·构建嵌入式Linux目标系统第63-65页
     ·引导装载程序第63-65页
     ·下载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第65页
   ·设备驱动模块第65-72页
     ·电机控制驱动模块第67-69页
     ·网卡驱动模块第69-70页
     ·图像采集模块第70-72页
   ·QT界面的设计第72-75页
     ·Qt/Embedded第72-73页
     ·图形界面的设计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七章 实验结果与总结第76-81页
   ·实验步骤及结果第76-79页
     ·负荷反馈控制平台的稳定性测试第76-78页
     ·测产系统的实验第78-79页
     ·夹带损失仿真实验第79页
   ·总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致谢第84-8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控溅射MoS2/WS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三种植物对高pH和低营养的响应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