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1页 |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关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研究 | 第14-15页 |
·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内涵 | 第14页 |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的原则 | 第14页 |
·确立中国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 | 第14-15页 |
·建立中国公共财政收支制的构想 | 第15页 |
·从财政运行的角度看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 | 第15页 |
·建立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基本设想 | 第15页 |
·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研究 | 第15-18页 |
·财政联邦主义对于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学者对于地方主体税种的研究 | 第16-17页 |
·关于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主要观点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8-19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4 研究内容与本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地方税体系改革深化的理论基础 | 第21-32页 |
1 公共财政制度与框架 | 第21-24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1-22页 |
·公共物品 | 第21页 |
·外部性 | 第21-22页 |
·市场失灵 | 第22页 |
·公共财政的基本涵义 | 第22-23页 |
·公共财政框架与制度 | 第23-24页 |
2 地方税体系概述 | 第24-27页 |
·地方税的基本内涵 | 第24页 |
·地方税的基本特点 | 第24-25页 |
·地方税的征税对象 | 第25-26页 |
·地方税体系概述 | 第26-27页 |
3 公共财政框架下建立地方税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27-32页 |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 第27-29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7-28页 |
·财政分权理论的现实表现:政府职能的层级划分 | 第28-29页 |
·公共商品供需的层次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 第32-40页 |
1 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历史沿革 | 第32-36页 |
·建国后至1994年税制改革前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变迁 | 第32-35页 |
·新中国地方税体系的初步确立 | 第32-33页 |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地方税制的演变 | 第33-35页 |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地方税体系 | 第35页 |
·1994年税制改革后地方税体系的发展 | 第35-36页 |
·地方税种的构成 | 第35-36页 |
·财税管理体制 | 第36页 |
2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现行地方税税种结构不合理 | 第37-38页 |
·现行内外两套地方税制的不统一 | 第38页 |
·地方税的管理权限过分集中于中央 | 第38页 |
·地方税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 | 第38-39页 |
·地方税的征管难度大,税收流失严重 | 第39页 |
·地方税司法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地方税体系改革深化的政策建议 | 第40-52页 |
1 我国公共财政的目标模式选择 | 第40-41页 |
·准确理解公共财政的内涵 | 第40页 |
·公共财政的实质 | 第40-41页 |
2 公共财政:离我们还有多远 | 第41-43页 |
·转变政府职能:公共财政建设的关键 | 第41页 |
·政府收支集中管理:财政公共化的核心要求 | 第41-42页 |
·财政法治化: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42页 |
·财政民主化:公共财政建设的本质要求 | 第42页 |
·财政分权: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进一步规范 | 第42-43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公平要求 | 第43页 |
3 公共财政框架下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地方税收入规模和主体税种的可确定性 | 第43页 |
·地方税税种收入的专享性 | 第43页 |
·地方税与中央税税种划分的标准性 | 第43-44页 |
·地方税管理权限的层次性 | 第44页 |
·地方税征收管理的统一性 | 第44页 |
4 公共财政框架下地方税体系改革深化的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地方税制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 第44-47页 |
·建立完善的地方税征管体系 | 第47-48页 |
·地方税保障制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 第48-49页 |
5 公共财政框架下地方税体系深化改革的配套措施 | 第49-52页 |
·必要的地方政府收费收入 | 第49-50页 |
·统一政府预算 | 第50页 |
·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