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后中宗朝的诗会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诗会溯源 | 第8-11页 |
第二章 武后中宗朝诗会情况的考辨 | 第11-36页 |
第一节 武后朝诗会考辨 | 第11-19页 |
第二节 中宗朝诗会考辨 | 第19-31页 |
第三节 武后中宗朝诗会概况 | 第31-36页 |
一、体裁 | 第32页 |
二、题目 | 第32-33页 |
三、韵律 | 第33-34页 |
四、记、序 | 第34页 |
五、词的出现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武后中宗朝诗会繁荣的原因 | 第36-43页 |
第一节 科举用人制度的改革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武后中宗的提倡扶持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武后中宗朝诗会的表现特点 | 第43-69页 |
第一节 群体意识 | 第43-56页 |
一、群体构成 | 第43-46页 |
二、盛世情怀 | 第46-56页 |
第二节 节令风俗 | 第56-64页 |
一、上元诗会——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第57-60页 |
二、上巳诗会——青郊上巳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 | 第60-62页 |
三、重阳诗会——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 第62-64页 |
第三节 园林之美 | 第64-69页 |
第五章 武后中宗朝诗会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 第69-87页 |
第一节 品评之风对诗歌创作的激励 | 第69-72页 |
第二节 游宴之风对盛唐山水诗的开启 | 第72-78页 |
一、风格宏丽与清新雅致 | 第72-75页 |
二、情与景的融合 | 第75-78页 |
第三节 诗会之风对唐诗体裁的完备 | 第78-87页 |
一、近体诗的定型与创作实践 | 第79-84页 |
二、歌行体 | 第84-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后记 | 第92-93页 |
本人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