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灯烛意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唐前诗歌灯烛意象的发展演变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图腾崇拜与祭祀礼仪的见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汉魏时期:自我意识觉醒与超越的符码 | 第13-16页 |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寓意的扩展与情感的渗透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唐诗灯烛意象的群体构成 | 第20-67页 |
第一节 唐代士人的生存状态 | 第20-26页 |
一、攻书习业 | 第20-22页 |
二、科考求仕 | 第22-25页 |
三、获罪遭贬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夜雨下的凄清 | 第26-40页 |
一、生命意识的感叹 | 第26-34页 |
二、家园意识的归附 | 第34-40页 |
第三节 帘、香中的绮怨雅韵 | 第40-51页 |
一、幽怨 | 第42-47页 |
二、离愁 | 第47-51页 |
第四节 灯(烛)月辉映下的超旷情怀 | 第51-60页 |
一、明净的心灵体验 | 第52-54页 |
二、对人生意趣的活参顿悟 | 第54-60页 |
第五节 余论:灯烛的群体意象补叙 | 第60-67页 |
一、秋夜书灯 | 第61页 |
二、夜雨船灯 | 第61-62页 |
三、元宵灯会 | 第62-63页 |
四、花前烛下 | 第63-64页 |
五、红烛美人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