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 第12-19页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小麦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 第16-18页 |
·杂种优势的预测 | 第18-19页 |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第19-24页 |
·小麦CMS 的细胞学研究 | 第19-20页 |
·小麦CMS 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20-21页 |
·小麦CMS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1-24页 |
·粘类小麦CMS 的研究 | 第24-28页 |
·粘类小麦CMS 应用基础研究 | 第24-25页 |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研究 | 第25-27页 |
·粘类小麦CMS 主效恢复基因Rfv1 的遗传标记 | 第27-28页 |
·植物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分布研究 | 第28-30页 |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 | 第30-35页 |
·遗传标记的概念 | 第30页 |
·DNA 分子标记的概念和特点 | 第30-31页 |
·分子标记的分类 | 第31页 |
·几种最常用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第31-33页 |
·几类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33-34页 |
·分子标记的群体构建 | 第34-3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5-36页 |
第二章 粘类小麦CMS 不育-恢复遗传规律的研究 | 第36-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测交F1 育性表现 | 第37-38页 |
·粘类小麦CMS 育性保持性 | 第38-39页 |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 | 第39-44页 |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的比较分析 | 第44-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基因的分布区 | 第53-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页 |
·材料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育性等级分布 | 第53-54页 |
·育性基因地理分布 | 第54-55页 |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系)平均恢复度的分布 | 第55-58页 |
·48 个品种的聚类分析 | 第58-59页 |
·不育系育性恢复性聚类 | 第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 第63-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材料 | 第63页 |
·主要生化试剂与耗材 | 第63-64页 |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引物 | 第64页 |
·方法 | 第64-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73页 |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特点 | 第66-67页 |
·小麦基因组DNA 的电泳检测 | 第67-68页 |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SSR 分析 | 第68-71页 |
·其它SSR 引物用于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 第71-72页 |
·特异引物用于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SSR 检测 | 第76-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材料 | 第76页 |
·引物 | 第76页 |
·方法 | 第76-7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7-82页 |
·Xwmc406、Xbarc8、Xwmc611 和Xgwm273 特征谱带检测 | 第77-80页 |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与田间育性表现的吻合度分析 | 第80-82页 |
·讨论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1BL/1RS 易位染色体与粘类小麦CMS 不育-恢复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84-9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4-85页 |
·材料 | 第84-85页 |
·引物 | 第85页 |
·1BL/1RS 易位染色体的PCR 检测 | 第8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5-89页 |
·1BL/1RS 易位系的检测标准 | 第85页 |
·粘类小麦CMS 的1BL/1RS 的检测 | 第85-87页 |
·1BL/1RS 分布及其与育性恢复性的关系 | 第87-89页 |
·讨论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3-96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创新点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9页 |
附录 | 第109-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作者简介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