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民事附带上诉的概念与功能 | 第11-16页 |
(一) 民事附带上诉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民事附带上诉制度的功能 | 第12-16页 |
二、民事附带上诉的特征及本质 | 第16-24页 |
(一) 民事附带上诉的特征 | 第16-19页 |
1. 民事附带上诉的依附性 | 第16-17页 |
2. 民事附带上诉当事人是与主上诉当事人诉讼地位的互换 | 第17页 |
3. 民事附带上诉与主上诉目的的对抗性 | 第17页 |
4. 民事附带上诉的范围由主上诉涉及的一审审判决定 | 第17-18页 |
5. 附带上诉审理上的合并性 | 第18-19页 |
(二) 民事附带上诉的本质 | 第19-24页 |
1. 非上诉说 | 第19-20页 |
2. 上诉说 | 第20-21页 |
3. 二元新说 | 第21页 |
4. 小结 | 第21-24页 |
三、民事附带上诉制度比较研究 | 第24-30页 |
(一) 法国 | 第24-25页 |
(二) 德国 | 第25-26页 |
(三) 日本 | 第26-27页 |
(四)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7-28页 |
(五) 我国澳门地区 | 第28页 |
(六) 小结 | 第28-30页 |
四、我国实行民事附带上诉制度的理论储备与现实基础 | 第30-35页 |
(一) 我国实行民事附带上诉制度的理论储备 | 第31-32页 |
1.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和广义正义的提出与研究 | 第31页 |
2. 对当事人程序主体权与平等地位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 第31页 |
3. 对民事纠纷当事人的处分权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 第31-32页 |
4. 对上诉利益、二审审理范围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 | 第32页 |
5. 对上诉不利益禁止原则、上诉利益禁止原则进行了研究 | 第32页 |
(二) 我国实行附带民事上诉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32-35页 |
1. 社会转型期对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和广义正义的呼唤 | 第32页 |
2. 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诉讼地位平等,诉讼实质参与权的迫切需要 | 第32页 |
3. 缓解法院二审、再审压力的需要,解除当事人囚徒困境的需要 | 第32-34页 |
4. 完善现有民事上诉程序的需要 | 第34-35页 |
五、我国构建民事附带上诉制度的立法构想 | 第35-43页 |
(一) 附带上诉具有依附性,附带上诉必须以主上诉为前提 | 第35-36页 |
(二) 附带上诉由主上诉的被上诉人向上诉人提起 | 第36-38页 |
(三) 附带上诉应当具备上诉利益,附带上诉人必须对上诉人所上诉的第一审判决声明不服 | 第38-41页 |
(四) 民事附带上诉应当在言词辩论终结前提出 | 第41页 |
(五) 对民事附带上诉再不得提起民事附带上诉 | 第41-42页 |
(六) 提起民事附带上诉应当向法院提交民事附带上诉状,并按照被附带上诉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 第42页 |
(七) 民事附带上诉应当向受理上诉的法院提起,并交纳附带上诉费用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