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符号说明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 ·间歇运行影响长效性研究 | 第14-18页 |
| ·污垢影响长效性研究 | 第18-21页 |
| ·腐蚀影响长效性研究 | 第21-22页 |
| ·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22-2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第25-40页 |
| ·长效性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实验对象和工况 | 第26-28页 |
| ·实验对象 | 第26-28页 |
| ·实验工况 | 第28页 |
| ·传热与压降测试实验装置 | 第28-33页 |
| ·实验装置介绍 | 第28-32页 |
| ·实验装置可靠性分析 | 第32-33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7页 |
| ·空气侧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34-37页 |
| ·j 因子和f 因子的计算 | 第37页 |
| ·算法 | 第37页 |
| ·误差分析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间歇运行次数对翅片管蒸发器长效特性的影响 | 第40-61页 |
| ·间歇运行实现方法 | 第41-48页 |
| ·间歇运行工况确定及快速实现方法 | 第41-43页 |
| ·间歇运行次数的确定 | 第43-48页 |
| ·间歇运行次数对换热和压降性能影响分析 | 第48-55页 |
| ·间歇运行次数对铝翅片蒸发器空气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间歇运行次数对铝翅片换热器特性的影响 | 第49-52页 |
| ·间歇运行次数对铜翅片蒸发器空气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间歇运行次数对铜翅片换热器特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 ·间歇运行工况下空气侧长效传热和压降模型研究 | 第55-60页 |
| ·空气侧长效传热和压降模型形式 | 第55-57页 |
| ·反映翅片材料和间歇运行次数的模型研究 | 第57-58页 |
| ·湿工况下反映翅片材料和间歇运行次数的传热和压降模型开发 | 第58-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微生物污垢对翅片管蒸发器长效特性的影响 | 第61-84页 |
| ·人工微生物加速生长方法 | 第61-66页 |
| ·微生物的选择 | 第61-62页 |
| ·微生物加速生长方法 | 第62-65页 |
| ·生长微生物的换热器 | 第65-66页 |
| ·湿工况下污垢翅片效率模型 | 第66-69页 |
| ·微生物污垢对传热和压降性能影响分析 | 第69-81页 |
| ·微生物污垢对翅片效率的影响 | 第69-71页 |
| ·微生物污垢对铝翅片蒸发器传热和压降特性的影响 | 第71-77页 |
| ·微生物污垢对铜翅片蒸发器换热和压降特性的影响 | 第77-81页 |
| ·微生物污垢与灰尘污垢影响对比 | 第81-82页 |
| ·小结 | 第82-84页 |
| 第五章 盐雾腐蚀对翅片管蒸发器长效特性的影响 | 第84-107页 |
| ·实验方法及翅片耐腐蚀性能分析 | 第84-91页 |
| ·盐雾腐蚀方法 | 第84-85页 |
| ·翅片的耐腐蚀性能分析 | 第85-91页 |
| ·盐雾腐蚀对翅片亲水性的影响分析 | 第91-95页 |
| ·接触角的测量方法 | 第91-92页 |
| ·盐雾腐蚀对接触角的影响分析 | 第92-95页 |
| ·盐雾腐蚀对传热和压降性能影响分析 | 第95-106页 |
| ·盐雾腐蚀对铝翅片换热器空气侧特性影响 | 第95-101页 |
| ·盐雾腐蚀对铜翅片换热器空气侧特性影响 | 第101-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 ·总结 | 第107-10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7-108页 |
| ·创新点 | 第108-109页 |
| ·展望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 致谢 | 第118-119页 |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第119-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