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2 农业观光园概述 | 第12-16页 |
·相关概念及定义 | 第12-13页 |
·农业 | 第12页 |
·观光 | 第12页 |
·观光农业 | 第12页 |
·农业观光园 | 第12-13页 |
·农业观光园的分类 | 第13-16页 |
·以观光农业的产业结构分类 | 第13-14页 |
·按资源特色及经营方式分类 | 第14-16页 |
3 国内外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及中国农业观光园发展存在问题 | 第16-30页 |
·国外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法国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美国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日本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中国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中国台湾地区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中国大陆地区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国外及台湾地区观光农业园发展带来的启示 | 第26-28页 |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第26-27页 |
·民间组织起到辅助功能 | 第27-28页 |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 第28页 |
·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 | 第28-29页 |
·缺乏民间组织进行指导 | 第29页 |
·规划设计不尽完善 | 第29页 |
·我国发展观光农业应注意的问题 | 第29-30页 |
4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规划原则 | 第30-36页 |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城乡规划相关理论 | 第30页 |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第30-31页 |
·都市农业相关理论 | 第31页 |
·旅游学相关理论 | 第31-32页 |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 | 第32页 |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 第32-36页 |
·生态性 | 第32-33页 |
·经济性 | 第33页 |
·多样性 | 第33-34页 |
·知识性 | 第34页 |
·地域性 | 第34-36页 |
5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内容 | 第36-45页 |
·分析定位 | 第36-37页 |
·项目背景研究 | 第36页 |
·场地现状分析 | 第36页 |
·项目SWOT分析 | 第36-37页 |
·项目定位研究 | 第37页 |
·规划分析 | 第37-45页 |
·确立规划依据 | 第37页 |
·制定规划目标 | 第37页 |
·明确规划理念 | 第37页 |
·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分析 | 第37-38页 |
·功能分区 | 第38页 |
·分项规划 | 第38-45页 |
6. 北京BGB低碳经济循环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实践 | 第45-64页 |
·分析定位 | 第45-48页 |
·项目背景研究 | 第45页 |
·场地现状分析 | 第45-47页 |
·项目SWOT分析 | 第47-48页 |
·项目定位研究 | 第48页 |
·规划分析 | 第48-64页 |
·规划依据 | 第48-49页 |
·规划目标 | 第49页 |
·规划理念 | 第49-50页 |
·结构分析与总体布局 | 第50-51页 |
·功能分区 | 第51-55页 |
·分项规划 | 第55-64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观光农业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64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观光农业理论研究的参考作用 | 第64页 |
·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支持 | 第64页 |
·农业观光园规划方法及体系 | 第64-65页 |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