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片目录 | 第12-16页 |
表格目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3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 | 第19-24页 |
·光致超声成像技术(PA) | 第24-27页 |
·自适应光学(AO) | 第27-29页 |
·课题选题意义和依据 | 第29-31页 |
·自适应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AO-OCT) | 第29-30页 |
·自适应光致超声显微技术(AO-PAM) | 第30-31页 |
·由OCT 引导的光致超声检眼技术(OCT- PAOM) | 第31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 第33-61页 |
·OCT 的基本原理 | 第33-41页 |
·低相干光干涉技术 | 第33-38页 |
·OCT 的理论分辨率 | 第38-39页 |
·重建深度信息 | 第39-41页 |
·高分辨率频域OCT 系统 | 第41-46页 |
·实验系统搭建 | 第41-44页 |
·光谱定位校正 | 第44-46页 |
·OCT 实际成像分辨率研究 | 第46-51页 |
·影响OCT 分辨率的因素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7-51页 |
·OCT 系统的成像结果 | 第51-60页 |
·对人眼和大鼠眼的成像 | 第51-54页 |
·小鼠眼参数的测量 | 第54-56页 |
·小鼠眼参数测量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自适应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 第61-92页 |
·AO 的基本原理 | 第61-66页 |
·利用泽尼克多项式来表征波阵面 | 第61-62页 |
·AO 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62-66页 |
·MMDM 和PDM 两种变形镜的对比研究 | 第66-78页 |
·MMDM 和PDM 的主要区别 | 第66-68页 |
·MMDM 和PDM 的结构参数 | 第68-69页 |
·实验系统搭建 | 第69-7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78页 |
·AO-OCT 多模态成像系统 | 第78-90页 |
·AO-OCT 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78-82页 |
·大鼠眼像差的测量 | 第82-85页 |
·大鼠眼像差的校正 | 第85-87页 |
·矫正前后大鼠视网膜OCT 图像的比较 | 第87-89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四章 多模态光致超声显微技术 | 第92-112页 |
·PA 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92-96页 |
·AO-PAM 多模态成像系统 | 第96-105页 |
·实验系统搭建 | 第96-98页 |
·系统像差的校正 | 第98-100页 |
·系统横向分辨率的变化 | 第100-102页 |
·猪眼睫状体的成像比较 | 第102-104页 |
·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成像比较 | 第104-105页 |
·OCT-PAOM 多模态成像系统 | 第105-110页 |
·实验系统搭建 | 第105-10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1页 |
符号与标记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