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应用心理学论文

动态界面座椅改善坐不舒适性的工效学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次第12-14页
插图清单第14-16页
附表清单第16-17页
1 绪论第17-22页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第17-19页
   ·研究问题第19-20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22页
2 文献综述第22-35页
   ·坐舒适性和不舒适性的定义第22-23页
   ·坐舒适性和不舒适性模型第23-25页
   ·坐舒适性和不舒适性的测量与评价第25-28页
   ·坐不舒适性研究与办公座椅设计第28页
   ·坐不舒适性的生理心理机制第28-30页
   ·突发性失衡与腰椎稳定性第30-32页
   ·坐不舒适性与腰痛第32-33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5页
3 静态界面办公座椅主观坐不舒适性问卷调查第35-45页
   ·研究目的第35页
   ·坐不舒适性要素构成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研究方法第36-38页
     ·研究问卷的编制第36-38页
     ·研究对象第38页
     ·资料分析方法第38页
   ·研究结果第38-42页
     ·试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第38-39页
     ·被试样本构成第39-40页
     ·不同身体部位坐不舒适性频率和程度第40页
     ·办公座椅使用情况第40-42页
   ·讨论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4 实验研究第45-88页
   ·坐姿和靠背活动性对办公座椅使用者腰部肌肉平均肌电值、座椅体压分布和主观坐不舒适性的影响第45-56页
     ·研究目的第45页
     ·实验方法第45-50页
     ·实验结果第50-54页
     ·讨论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舒适坐姿"条件下躯干旋转运动和靠背活动性对腰部肌肉平均肌电值、座椅体压分布和主观坐不舒适性的影响第56-65页
     ·研究目的第56页
     ·实验方法第56-59页
     ·实验结果第59-63页
     ·讨论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懒人坐姿"条件下不同躯干活动和靠背活动性对办公座椅使用者腰椎稳定肌和腰部运动肌平均肌电值的影响第65-72页
     ·研究目的第65页
     ·实验方法第65-67页
     ·实验结果第67-69页
     ·讨论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坐姿和坐面活动性对办公座椅使用者腰部肌肉平均肌电值、座椅体压分布和主观坐不舒适性的影响第72-81页
     ·研究目的第72页
     ·实验方法第72-74页
     ·实验结果第74-78页
     ·讨论第78-80页
     ·结论第80-81页
   ·突发性坐面失衡对腰部多裂肌和竖脊肌激活的影响第81-88页
     ·研究目的第81页
     ·实验方法第81-84页
     ·实验结果第84-85页
     ·讨论第85-87页
     ·结论第87-88页
5 总讨论第88-91页
6 结论第91-93页
   ·总结论第91页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91-92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6页
附录第106-114页
作者简历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亡的诗学--萨义德批评理论的内在逻辑研究
下一篇:注视线索知觉的加工机制及其与注视追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