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创新和局限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11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文献检索分析 | 第12-13页 |
·国外合并报表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13-15页 |
·国外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研究 | 第15-16页 |
·国外合并报表的会计方法研究 | 第16页 |
·国内合并报表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国内对合并报表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国内对合并会计报表实务研究 | 第18-22页 |
3 中美合并报表会计准则差异研究 | 第22-33页 |
·中美合并报表相关联的会计准则 | 第22页 |
·中美合并报表格式差异 | 第22-23页 |
·中美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差异 | 第23-24页 |
·合并报表服务对象的差异 | 第23-24页 |
·合并范围的差异 | 第24页 |
·中美合并报表中合并程序的差异 | 第24-25页 |
·合并报表编制的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差异 | 第24页 |
·合并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的差异 | 第24-25页 |
·中美合并报表合并方法的差异 | 第25页 |
·中美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确认的差异 | 第25-28页 |
·资产确认计量标准的差异 | 第25-26页 |
·负债确认计量标准的差异 | 第26-27页 |
·产权确认计量标准的特征 | 第27-28页 |
·中美合并收益表准则的差异 | 第28-30页 |
·收入确认计量标准的差异 | 第28-29页 |
·费用确认计量标准的差异 | 第29页 |
·利润确认计量标准的差异 | 第29-30页 |
·中美合并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差异 | 第30-31页 |
·现金流量表的项目编制差异 | 第30-31页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确认的差异 | 第31页 |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差异 | 第31页 |
·中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差异 | 第31-33页 |
·美国企业合并不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 | 第31页 |
·少数股东权益对所有者权益影响的抵消 | 第31-33页 |
4 境内美资制造业合并报表转化的研究 | 第33-42页 |
·案例基本信息介绍 | 第33-35页 |
·境内美资制造业合并报表中资产在准则转化中的变动 | 第35-37页 |
·研发支出的转化 | 第35-36页 |
·合并商誉的转化 | 第36页 |
·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境内美资制造业内部债权交易的转化 | 第37页 |
·境内美资制造业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转化 | 第37-40页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第37-39页 |
·对少数股东权益处理的影响 | 第39-40页 |
·境内美资制造业合并报表中关联交易的转化 | 第40页 |
·固定资产关联交易的转化 | 第40页 |
·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转化 | 第40页 |
·境内美资制造业合并报表其他项目的转化 | 第40-42页 |
5 新会计准则对境内美资制造业合并报表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准则制定机构的差异 | 第42页 |
·经济环境的差异 | 第42页 |
·管理理念的差异 | 第42-43页 |
·文化理念的差异 | 第43-44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44-48页 |
·本文研究的结论 | 第44-45页 |
·改进境内美资制造业合并报表准则的建议 | 第45-46页 |
·完善合并报表准则 | 第45-46页 |
·加强民间组织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作用 | 第46页 |
·加强境内美资制造业并购的管理 | 第46页 |
·本文的研究有待扩展之处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