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虚拟仪器及其开发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第9-12页 |
·虚拟仪器 | 第9-10页 |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 | 第10-11页 |
·虚拟仪器开发系统 | 第11-12页 |
·组态技术概述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2 组态技术及组态软件 | 第17-25页 |
·组态技术 | 第17-18页 |
·组态软件总体结构 | 第18-20页 |
·组态软件实现 | 第20-23页 |
·图形组态 | 第20-21页 |
·功能组态 | 第21-22页 |
·数据组态 | 第22-23页 |
·设备组态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 第25-35页 |
·秦氏模型理论 | 第25-30页 |
·非智能虚拟控件 | 第25-27页 |
·智能虚拟控件 | 第27-29页 |
·秦氏模型虚拟仪器功能库 | 第29-30页 |
·秦氏模型虚拟仪器零编程拼搭机理 | 第30页 |
·岩石模型理论 | 第30-33页 |
·岩石模型 | 第30-32页 |
·智能虚拟仪器开发系统 | 第32-33页 |
·VMIDS 开发系统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基于组态技术的 VMIDS4.0 开发系统开发 | 第35-53页 |
·引言 | 第35页 |
·VMIDS4.0 总体设计 | 第35-39页 |
·VMIDS4.0 系统结构 | 第35-38页 |
·VMIDS4.0 驱动机制 | 第38-39页 |
·基于功能组态的功能库设计 | 第39-42页 |
·功能库结构模型 | 第39-40页 |
·功能库结构实现 | 第40-42页 |
·基于组态技术的通用虚拟控件库改造 | 第42-44页 |
·数据组态实现 | 第44-45页 |
·智能控件组态拼搭实现 | 第45-47页 |
·自定义功能设计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5 智能控件化声振分析仪开发实例及应用 | 第53-73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声振分析原理及常用方法 | 第54-59页 |
·信号平均技术 | 第54-55页 |
·声场描述 | 第55-56页 |
·频率计权 | 第56-57页 |
·倍频程 | 第57-58页 |
·谱分析 | 第58页 |
·时频分析 | 第58-59页 |
·失真分析 | 第59页 |
·声振分析功能库建立 | 第59-60页 |
·声振分析仪拼搭实例 | 第60-66页 |
·声振分析仪鉴定及应用实验 | 第66-71页 |
·仪器鉴定 | 第66页 |
·仪器应用实验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1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