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人民陪审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 第11-15页 |
·陪审制度的起源 | 第11-12页 |
·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2-15页 |
3 来自现实的呼声和凸显的问题 | 第15-27页 |
·现实的呼声 | 第15-19页 |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工作调查情况 | 第15-17页 |
·人民陪审员培训工作调查情况 | 第17页 |
·人民陪审员参审工作调查情况 | 第17-18页 |
·人民陪审员考核监督情况 | 第18-19页 |
·现实凸显的问题 | 第19-27页 |
·代表性的不足 | 第19-21页 |
·培训工作的过于冗繁 | 第21-22页 |
·独立表决权存在于薄弱的专业基础之上 | 第22-24页 |
·陪的意义远大于审的意义 | 第24-25页 |
·权利的无限放大与考核、监督机制的缺位 | 第25-27页 |
4 人民陪审制度完善的设想 | 第27-37页 |
·国内学者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的主要理论 | 第27-28页 |
·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依据 | 第28-31页 |
·政治参与的良好促进方式 | 第28-29页 |
·司法公正的助推器 | 第29-30页 |
·群众智慧在司法工作的良好体现 | 第30-31页 |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 | 第31-33页 |
·增加人民陪审员选任范围、数量 | 第31-32页 |
·注重人民陪审员社会阅历,淡化人民陪审员法律素质 | 第32页 |
·增加人民陪审员人数基础之上,细分行业陪审员 | 第32-33页 |
·适用案件范围 | 第33页 |
·人民陪审员事实认定权的确立与法官法律适用权的回归 | 第33-36页 |
·权利的行使和监督的完善 | 第36-37页 |
5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 第42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 第42页 |